厦门翔安农民画:描绘乡风记录时代(图)

厦门翔安拿下这样的荣誉,农民画屡屡建功。因翔安农民画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翔安曾在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后入选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梁金城在传授农民画技巧。 


       不久前,厦门翔安捧回了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奖牌。


   厦门翔安拿下这样的荣誉,农民画屡屡建功。因翔安农民画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翔安曾在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后入选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翔安农民画在当地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日前,记者带着这样的好奇,走进翔安。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农民画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花。农民画以各地民俗为养分,以农民生活为源泉,充分体现了农民画家“画天、画地、画自己”的绘画特点。

   提起翔安农民画,就不得不提梁金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梁金城等一批农民画艺术家脱颖而出,在全国小有名气。梁金城与陕西农民画画家李凤兰并称为“南梁北李”。

   “我画画的时候,喜欢把纸挂在墙上。这画有10多米长,里面有打鱼、集市……很多农村生活的场景。”梁金城站在梯子上,一边创作一边说。梁金城还经常戴着斗笠,蹲在田间地头作画。这位地道的农民画家拿着画笔当锄头,表现题材也由农家生活拓展到家乡山水。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如今,翔安农民画创作者中,有教师、退休干部、农民、商人等,所画风格贴近生活与乡土,自成一派。近两年,翔安先后有380多幅作品参加市级以上展览,40多幅作品参加全国性展览,其中8幅作品在全国农民画展中获奖。农民画家们以闽南农村劳动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种题材,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山乡风貌和生活情趣。

   从农村生活到时代大观

   “翔安特色的农民画公益广告,有气势宏大的建设场面,有生动诙谐的生活小景,也有温馨和谐的农家小院。如果你是本地人,一定很自豪,因为这是以咱厝生活、咱厝场景、咱厝文化为原型,咱厝人创作的画作,如果你是外地人,也不禁会为这特色的农民画点个赞!”“图说价值观”的农民画一出现在翔安大道、快速公交车上,就有人开始在网络上播报信息。

   这些展出的农民画以传统的技法体现着新时期的价值观,其中44幅被厦门市委宣传部作为公益广告精品在厦门市推广。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时期的翔安农民画不再只是田间地头的真实描绘,而被更多地赋予了时代感。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翔安农民拿起画笔,参与到推动翔安乡土文化大发展中。

     记录时代发展轨迹的农民画不断刷新着人们认识它的高度。2013年,一幅长达18米的翔安版“清明上河图”——《翔安春色》问世了。两年构思、5年完成、2000多个人物,作者陈珠庭的杰作让人叹服。既有农民耕种、牧童放牛等宁静画面,又有渡口、码头、闹市等喧闹场景,拍胸舞、宋江阵、高甲戏等翔安元素在画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描绘了翔安在文化、体育、经济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变化及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展现了当地的文化底蕴及民俗风情。

   如今,“翔安农民画广告衫”“农民画马克杯”及其他文化创意产品都被开发出来。未来,翔安将发动企业积极参与农民画衍生产品的开发,或形成以农民画为主题的生态游、乡村游。

   从后继无人到薪火相传

   翔安每年的农民画展上,必少不了孩子们的作品。

   如何传承并发展翔安农民画,缓解农民画“后继无人”的问题,翔安在不断尝试。2009年,翔安分别在蔡厝小学、舫阳小学成立翔安区农民画培训基地,聘请梁金城、陈珠庭等“领衔”开班传授民间绘画技艺,除了对学员免除全额学费,还提供所需的笔墨纸砚。

   每个周末的下午,只要走进翔安区文化馆,总能见到这样一幕:孩子们仰着稚嫩的脸庞,望着讲台上老师粉笔下的一笔一画。

   农民画进课堂、农民画夏令营等活动,丰富了农村娃的课外生活。2012年,翔安蔡厝小学农民画培训基地的叶煌达凭借《支援灾区去》农民画一举获得金奖,而和他一起参赛的21个小画家共捧回1个团体金奖和21个金奖。

   看着孩子的成长,梁金城欣慰地说,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家里都贴满了自己作的画,像小展览馆一样,甚至有家长也跟着小孩一起来学画画。“现在是年年有国家级金奖记录,以后也要继续保持下去”,孩子们已经成为梁金城等农民画家完成美好期盼的寄托了。
责任编辑:水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