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砚”的使用和养护
2014-10-16 08:38:25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 已浏览次
砚既是文房用具,又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有不少石质佳美,雕琢精致的砚,是艺术殿堂里的珍宝;有的古砚具有久远的流传经历,更具有历史文物的价值。对于砚的养护,应提到保护高档艺术品和文物的高度,根据砚的自身特点,总结前人的宝贵经验,从使用,养护,收藏,配匣等四个方面,进行养护。
砚既是文房用具,又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有不少石质佳美,雕琢精致的砚,是艺术殿堂里的珍宝;有的古砚具有久远的流传经历,更具有历史文物的价值。对于砚的养护,应提到保护高档艺术品和文物的高度,根据砚的自身特点,总结前人的宝贵经验,从使用,养护,收藏,配匣等四个方面,进行养护。
砚的使用
砚的使用,主要就是磨墨,磨墨时对砚面,砚堂的保护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新置的墨锭也应注意其使用方法。明代杨升庵说:“新墨初用,有胶性并棱角,不可得磨,恐伤砚面。”《砚笺》云:“在使用新墨时,应在砚池施水,轻轻地旋转墨锭,待墨经浸泡稍软后再逐渐的加力研磨。”佳砚不可用劣墨,如松烟墨杂质较多,质地不纯,用时易划伤砚面。用油烟墨研磨完毕后,应将墨锭置于墨床之上,或者搁置到别的地方去,不能放于砚面而不取,否则墨干结于砚面,拨墨时则易剥去砚面,造成砚面损伤。新墨胶重,用时尤应注意。
砚的养护
首先是洗砚,砚使用过后,应养成随即洗涤的习惯,不可使砚留存宿墨,以免因墨干燥龟裂而燥损砚面。所以古人有:“宁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一日不洗砚”的说法。《屠隆考 余事》云:“日用砚须日洗去其积墨败水,则墨光莹润。若过一二日,则墨色差减。”看来从用墨的艺术效果来讲,洗砚也是很必要的。关于洗砚的方法,前人总结甚多。《砚林拾遗》载:“有癖砚者,每晨舆面,水注木盆以莲房浸良久,取出风干,水气滋渍,积久有光。忌柬纸拭,能伤砚锋。”《屠隆考 余事》云:“春夏二时,霉溽蒸湿,使墨积久则胶冷滞笔,又能损砚精彩,尤须频洗。以蓖麻子擦砚滋润,不得以滚汤涤砚。不可以毡片故纸揩抹,恐毡毛纸悄以混墨色。”洗砚应以 角清水涤之为妙,也可用半夏擦去砚面滞墨,或者用丝瓜瓤,莲房壳慢慢洗涤。采用这些洗涤方法,即涤去墨垢,又不伤砚。
洗砚要十分的谨慎小心,盛水的器具宜用木盆,若在水泥盆或瓷盆上洗,则易碰伤砚。洗砚的水要干净,不含酸碱性。且水温要适宜,不能用热水,滚水,茶叶水洗砚。古人还告诫说:“涤砚须由成人,不得顽童持洗。”
其次是养砚。砚洗净以后,还须用清水保养,以养砚石之莹润。保养施水的方法是:砚池应每日换清水,不可令干;磨墨处不能有水,以防久浸不发墨。
再其次,一般来说砚用久则不发墨,谓之“失锋”。原因有二,一是砚面磨去了锋芒,因锋钝而不发墨;二是使用了含胶过重的墨,又失于洗濯,致使砚面胶结而失锋。遇到这种情况应重新发砚锋。关于发砚锋的方法,《砚林拾遗》中说道:砚有初发墨久而钝者,亦为刀剑磨淬。用杉木松炭磨一遍则石锋焕发。另外用磨光之瓦片轻擦之;用姜 浸之;莲房擦之;以及用零号砂纸,细软砂石在清水中对砚堂(砚的磨墨部分)进行擦拭,这些都是发锋的可行办法。须提请注意的是若选用零号砂纸,精细瓦片等物和水打磨的时候,只能磨洗砚堂,而决不可磨砚的其它部位,否则也会磨损砚的皮壳包浆,甚至损伤雕刻的细部。尤其是古砚,包浆是年代久远的象征,若被磨去,岂非成了新砚,不伦不类,价值也就会大大的贬低。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