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需懂一点印泥知识
2014-10-10 17:29:24 来源:南通书画网 已浏览次

如果达到了以下六个要求,则印泥肯定使优良的。
(一)颜色鲜艳,历久不变,无侵蚀性;
(二)钤出印文遮盖率高,连钤数十次字口依旧清晰
(三)在两三个月内不使用,泥质不发生油浮朱沉;
(四)在气温摄氏4度左右到30度左右,泥质稠度变化小
(五)泥质细腻有光泽,富弹性,印文无渗红
(六)历久不霉烂,不硬结。
这六个要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如“颜色鲜艳,历久不变”,同“遮盖率高”,有内在关系又有所区别,颜色能历久不变而鲜艳,则这种朱料肯定遮盖率高;但遮盖率高了,不一定“连钤数十次而字口依旧清晰”,反之。连钤数十次字口清晰的,不一定遮盖率高。再则,“印文无渗红”,同遮盖率有联系,因遮盖率高的颜料肯定不会渗红,但无渗红的泥质不一定“细腻”,“富弹性”。“不发生油浮朱沉”同“稠度变化小”有关系,但油浮朱沉不一定是由于稠度变化而发生的,还有一个温差和时间的关系,等等。
印泥之收藏和使用(摘自符骥良文):
印泥必须用瓷缸贮藏,尤以旧瓷为最佳,忌用其他质地的缸,金属制的更不行。瓷质色白清洁,性稳定,不漏油,不吸湿。瓷缸的形状使用以圆者最为合理,使印泥放在中央使用时转动方便。缸盖要选高的,可避免被印泥沾上
印泥不要平铺,而要堆成馒头形,放在缸的中央,四周留有空隙,这样堆放有三个优点
(一)养成在使用时不使印泥沾到缸边的习惯,保持整洁;搭印泥时刻避免印、缸相碰。
(二)印泥长久不用,总会发生油浮朱沉,是否发生这种现象,只要观察四周空隙之处有无油迹渗出即可知,如有渗出则用印箸翻拌,如无渗出,则告诉泥印泥可用。
(三)在印章蘸印泥时,印泥会随印章上下波动,使整团印泥发生位置移动,油朱亦随之从底层向上移动,可免去经常用印箸翻拌。笔者常碰到这样的事:有些同道把印泥拿来说印泥已结实,要修一修。一看印泥如面饼摊在缸底薄薄一块,很难看。用印箸翻拌堆在缸中央后,钤印试之,大都尚可用。其原因就是平铺(本是堆簇的,使用不当而平铺)太薄,油朱失调所至。
缸盖要紧,使用要勤盖,不要敞开太久,以防灰尘。一两印泥可钤二三千方印花,每一次总有灰尘侵入几千次累计是可观的,如再加上敞开不盖的习惯,那就成问题了。印泥珍贵,无故受损很可惜。
过了黄霉天进入炎夏,应把印泥再日光中曝晒一时,以清黄霉时进入缸内的水分。
用印时尽可能把印章垂直蘸泥,钤盖的印文才不走样,也可减少油朱进入印底而浪费。印章只能用一种印泥,用后印章应收归清洁的匣子里,以待再用。有人主张用一次就揩一次印面,似不必要。问题在于印章保持洁净。多揩印面,印文易损。如改用另一种印泥,则须用弱碱性洗涤剂洗涤印面。二种印泥混用对泥质害处极大。
印泥如在一个时期内估计不用,应用透明胶带把缸的天地接缝除一周密封,以防水分灰尘进入。
不要以金属印章使用优质印泥,金属氧化物进入印泥后会败坏泥质的。
印泥使用长久,油朱减少,如要修制,则必须用同样的油朱才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