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芥子园画谱》到《故宫画谱》
2014-10-10 17:23:13 作者:薛永年 来源:南通书画网 已浏览次

图为《故宫画谱》花鸟卷“荷花”绘制的五步骤步骤一:用笔起稿,拷贝至生宣纸。步骤二:不用墨勾线,直接开始用色分染。步骤三: 用酞青蓝加墨分染正叶、莲蓬和莲子。步骤四:淡朱砂分染花瓣二至三遍。步骤五:用胭脂勾染莲蓬上的细筋络,最后调整画面关系。
学习绘画,无外乎两种途径。一是师古人,办法是临摹;一是师造化,亦即向大自然学习,直接从描写对象提炼画法,方法是写生。这是绘画普遍规律,中西绘画概莫能外,所以英国著名的风景画家康斯太勃也说:“在艺术和文学上有两条道路可以使艺术家出头。一条道路是研究其他艺术家的完美作品,模仿他们,选择和重新组合他们创造的美。另一条道路是在美的原始源泉中——在自然中寻求完美。”
毫无疑问,师造化比师古人更具有根本意义,但是历史悠久的中国绘画受传统哲学、中国书法和中国诗歌的陶融,一开始就不满足于模拟对象的外形,而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讲求大胆高度的艺术加工,追求以高度的概括和精到的提炼传神写意。由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对应物象的丰富图式,形成了适应特殊工具材料以呈现图式的固定程序,以至于董其昌说:“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
要想在艺术创新中,体现中国画的民族特色,就需要掌握前人图式与规程。除去老师的口传心授之外,研习画谱是必要的入门之径。历来的画谱,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经过整理而谱系化的画学文献汇编,比如宋代的《宣和画谱》、清代的《佩文斋书画谱》。另一种是分门别类的画法图说,是按照画科系统讲解画法的图文并茂的图谱,比如《芥子园画传》。我们所说的能够作为入门之径的画谱,主要是画法图说这一类。
自古及今,最有影响的图说类画谱,要数《芥子园画传》。此书又称《芥子园画谱》,系清初沈心友邀请画家王概、王蓍、王臬、诸升编绘而成。所编各集,先按画种,后按题材分类,既讲画法源流,又有画法浅说,不但汇集了技法歌诀,而且特别注意用笔与布置、图式与程序,有图有文,浅显易懂。早已成为一部便于初学者通过临摹掌握国画技法的经典著作,二百多年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但是,20世纪以来,西学东渐,在美术领域改造国画的声浪高涨,新出现的融合中西一派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传统基础上出新的借古开今一派,在较长的时间内被边缘化了,正像潘公凯所说的那样:“在挤迫中延伸,在限制中发展。” 以至于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之后,人们才惊讶地发现,中国画失落了许多本来不该丢失的东西,于是提出了认真传承中国画传统的迫切任务。
故宫博物院拥有丰厚的传统资源,是典藏历代法书名画的宝库;故宫人不仅是精神家园的守卫者,更是创造新时代艺术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为了利用故宫博物院的传统艺术资源,满足社会公众学习掌握中国画基础技能进行临摹训练的需要,并用现代手段加以丰富深化,故宫博物院继推出《故宫珍藏历代名家墨迹技法系列》之后,策划了吸收古代图说类画谱特别是《芥子园画传》编写经验的《故宫画谱》。
《芥子园画传》虽然在当时已是通过临摹学画的极好教材,但是今天看来也存在明显缺欠,其一是所依据的古代作品多属私人家藏的一般作品甚至旧摹本,其二是木版彩色套色的印刷技术在呈现笔墨设色的精微与丰富方面不免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而《故宫画谱》则在吸收古代图说类画谱特别是《芥子园画传》编著经验的基础上,弥补上述不足,着力发挥三大优势,一是以故宫为主的名画收藏,二是学有专攻的画家编者群,三是当代高水平的印刷技术。
我乐于共襄此举,不仅因为我是故宫博物院古书画研究中心的客座研究员,而且深感编写这套书的意义重大。《故宫画谱》的编写,恰恰是对建立传统绘画传承体系的积极探索,它必将对继承和传播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训练而古为今用地造就人才,促进理解民族艺术思维方式与提炼手段,进而推动写生以至美术创作的大发展,起到扎扎实实的作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