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边鲁《起居平安图》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起居平安图 边鲁作 纸本墨笔,纵118.5厘米,横49.6厘米,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边鲁,字至愚,号鲁生,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元代中后期,与高克恭同属于“色目人”画家,祖上为新疆维吾尔族人。工书、诗、古文奇字等,擅长水墨花鸟。这幅《起居平安图》便是他唯一的花鸟画传世真迹。幅上左上角行书款署

      “魏郡边鲁制”,下钤“边鲁”“边氏鲁生”两方白文印。

      此图描绘了一只神采焕发的锦鸡站在嶙峋奇石之上,倾身俯首,似有所见,张嘴鸣叫,形态逼真;奇石下,溪水流动,灌木丛生,一派生气。该图以锦鸡比作雄鸡,取“鸡鸣将旦,为人起居”之意,又以竹子取“竹报平安”之意,寓意平安吉祥。

      全画构图新颖别致,近景主体突出,远景全部空白,(或为天,或为水)令人视野开阔。主体景物的安排更是严谨平稳,奇石的倾斜方向和锦鸡体态的走向形成十字交叉,使二者在倾斜中达成平衡,在平衡中暗含动势。倾身翘尾、欲跃然而起的锦鸡和静止的奇石,动静对比,相映成趣。

      画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那只刻画精细、造型准确、姿态生动的锦鸡。在现实中,锦鸡身上的羽毛本是五彩缤纷、非常耀眼的,因此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大多数画家在描绘它时都会使用绚丽的色彩。但在这幅作品上,边鲁仅用墨笔就取代了那些丰富的色彩。他以深浅不同、干湿相宜的墨色表现了锦鸡身上那色彩斑斓的羽毛。在笔法的处理上,边鲁也做了些改变,虽然仍是院体的勾勒渲染技法,但有些局部的刻画,突出了墨笔的效果。如锦鸡颈部的羽毛,先以淡墨打底,再用浓墨粗笔勾勒;而锦鸡身上那几根尾羽主干,则先以淡墨一笔勾出,再在两边布以短促的小笔,既见笔力又不乏轻盈之感。同时,边鲁在此画中还使用了类似山水画中牛毛皴的笔法,传神地表现出了锦鸡羽毛那种毛茸茸的质感。此外,画中奇石的勾勒翻转流畅,松动、秀逸的笔触充分表现了其凹凸起伏以及圆浑坚硬的质感;竹叶则是中规中矩的双勾,用笔爽利飘逸;枝干是用温润的淡墨写出……画面于朴素中包含了无尽的变化,透出了盎然的生机。

      这种以水墨在纸上创作花鸟画的新风气,是在元初画家钱选、赵孟頫的倡导和带动下,在元代中后期逐渐形成气候的,并出现了王渊、陈琳、张中、边鲁等一批画家。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