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朱竹图》“画后题前”暗藏玄机
2014-09-24 18:55:08 作者:李志远 来源:京华时报 已浏览次
启功先生以“诗书画三绝”享誉国内外,早年拜读其作,深感先生文化底蕴之深厚,心中早生仰慕。平日里,大师级的人物只供仰望,难得亲近,幸运的是我在拍卖会上与先生曾有过数面之缘。

李志远藏启功《朱竹图》
启功先生以“诗书画三绝”享誉国内外,早年拜读其作,深感先生文化底蕴之深厚,心中早生仰慕。平日里,大师级的人物只供仰望,难得亲近,幸运的是我在拍卖会上与先生曾有过数面之缘。
印象最深的一次见面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场拍卖会上。会上有一张画上有假冒启功先生题字的作品,观者皆好奇,纷纷试探着问“这是您的作品吗?”换作是他人大概早已勃然大怒,但他只笑了笑,说“这字比我写得好,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写的了。”我被他那与世无争、大方宽厚的心灵所感染。
2005年闻知启功先生去世,内心遗憾不已,幸而后得一画,可睹物思人。在嘉德2011年的拍卖会上,经过激烈的竞争,我将启功先生的一幅扇面《朱竹图》收归囊中。在那场拍卖会上,启功先生的画作共有两件,而且十分巧合都是作于1994年,尺寸同为17cm×48cm的扇面《朱竹图》,为什么我偏偏选择了这件呢?这既得益于启功先生的学生、启功书画艺术研究专家张雪明先生掌眼,更归因于此画“暗藏玄机”的题款。
题款玄机何在?只见诗曰:“珊瑚出网,金声玉响。画后题前,笔先之想。燕荪、怀民同志俪赏。启功八十又二。”寥寥数十字,不仅道出了这是赠与周怀民、计燕荪夫妇的珍贵之作,还暗暗流露出“炫技”的得意情状。常人作画都是先画画后题款的,“画后题前”点明这是先题款后作画的“显能”之作。古语云“颜真卿书力透纸背,吴道子画意在笔先”,启功先生有意向同行“炫耀”自己画画可媲美吴道子。了解先生的人都清楚他平日为人谦虚低调,此般有意炫耀不过是同行间开的玩笑,互相了解彼此的禀性和才华,所以尽管切磋较量,不必拘束。在这方寸纸墨间,不独有几株竹子,更有朋友交往的真情意趣跃然纸上,最是我钟情之处。
拍得此画短短两年,已有不少人向我问价,而我从未想过放手。其实,我收藏的启功先生的作品不止这一件,如此吝惜归根结底是源于对先生为人的敬佩。当代画坛上,能和启功先生一样有着渊博学识、儒雅作风的大家,我相信是屈指可数的。先生为人好比他笔下的朱竹,刚劲挺立又富涵养,每每细看皆让我有所思、有所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