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诔辞》彰显东晋楷书的风骨
2014-09-15 13:27:54 作者:金叶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已浏览次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曹娥诔辞》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曹娥诔辞》,高32厘米,长53厘米,粗厚圆丝绢本,北宋宣和装裱,是自东晋流传迄今的楷书墨迹。
曹娥,东汉人,为寻找溺江而亡的父亲舍身投江。元嘉元年(151),上虞县长度尚以彰其孝行,为孝女曹娥立碑,事见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列女传》。东汉文学家蔡邕有题云:“黄绢幼妇,外孙韲臼。”内隐“绝妙好辞”之赞美。《曹娥诔辞》所书内容即为碑文,通篇以小楷书写就,捺笔厚重、结体扁方,尚存隶书笔意,从中可以窥见早期楷书的笔法、结体特征。
此卷历来有王羲之墨迹一说。书卷末左下方,有南朝萧梁时代宫廷鉴定家唐怀充、徐僧权、满骞三人题署。墨迹四周又题满唐代名人的观款,其中包括韩愈、柳宗直、卢同、怀素、崔护、崔实、冯审、韦皋、杨汉公、王仲纶、薛包等十余人,大多为楷书。但是,这些观款和题署似非真迹,更可能是北宋人摹写。到了南宋,此卷为宋高宗内府收藏,卷后拖尾上赵构有题跋,款署“损斋”。自此之后的历代题跋为真。因卷尾有“升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之”的年款,此卷故又称《升平帖》。升平二年即358年,王羲之尚在人世,所以有学者推测,古人因此附会此卷为王氏所书。
今之绝大多数学者,将此卷定为晋人佚名所书。劳继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中,“七人鉴定小组”的鉴定结论是:“真迹、精。”杨仁恺先生在《晋人书〈曹娥碑〉墨迹泛考》一文中评价说:“晋人卷轴墨迹,流传甚少。早于《曹娥碑》的《陆机〈平复贴〉》同属瑰宝……而《曹娥碑》墨迹的流传,使我们得以进一步探讨东晋楷书的风格,从而搞清这一时期楷书发展的新貌,还可以通过它推知唐代以来摹刻晋人小楷的真实效果,究竟达到如何的程度。”
此卷后来先后为韩侂胄、贾似道、赵与勤三家收藏。入元先后为郭天赐、乔篑成、柯九思递藏。至明代中期以后,归苏州韩世能收藏,著录于茅维为韩氏所撰的《南阳书画表》中。万历年后,此卷转归太仓王锡爵、王时敏家族收藏。约康熙十六年以前,又归清宫内府庋藏,后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民国年间,被逊帝溥仪私携出宫,后流落于民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东北博物馆(即辽宁省博物馆前身)购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