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当代书画市场及其人文价值
2014-08-13 11:45:34 作者:洪郡 来源:鲁中书画网 已浏览次
当代书画市场一度表象的繁荣凸显的感觉是欲将价格尺度幻为艺术唯一的标准,大众哄抬的现状使得艺术家本人只得赶着鸭子上架或欲哭无泪状、或自大疯狂状。实际的市场流通价格与网上的拍卖指数之差距,看似给画商和收藏者留出超值的空间……
当代书画市场一度表象的繁荣凸显的感觉是欲将价格尺度幻为艺术唯一的标准,大众哄抬的现状使得艺术家本人只得赶着鸭子上架或欲哭无泪状、或自大疯狂状。实际的市场流通价格与网上的拍卖指数之差距,看似给画商和收藏者留出超值的空间,其实游戏规则只是那么一个小小的利益集团(包括艺术家本人)来垄断戏弄,完全符合特色特权之虚伪可笑体制。
当代所谓"大家",纯度不够,考验不够,骨气不够,学识不够,做人不够者居多。而他们看似全国流通的市场大多有价无巿。在媒体与拍卖行的层层包装与穷于应酬中,创作质量必然下降:要不千篇一律,画面了无生趣,即使炫技于工,流美于彩,仅得的一点笔墨真传也生生被同化掉了,堕为匠人;要不就是钱也赚得下辈子看似花不完,真正为自己成"神"成"仙"而活 ,完全不顾及了大肆铺向市场的作品的脉络连贯性,风格傻变,完全否定已"裹了钱"的作品质量,不认了自己的孩子。其实"才情时代"早已过去,而"蛮干"又是万万行不通的。可笑,不成文本意义、不具传统本体精神的横空之作价格却来标个天价,令捣画者踟蹰筹谋,辛苦不迭;还有就是把精力转向画外,搞投资、搞地产、买真正收藏爱好者买不起的好东西,这倒好,自己多年以后成垃圾的作品惨了别人,而摇身一变成了霸道的土豪.
等等吧,所以捣买捣卖当代字画,究竟是谁赚谁赔,谁输谁赢,都是相对,并无绝对,都是相对当下或称"与时俱进"或称"身不由己",至于什么合格的大师、收藏名流,那是历史与造化的故事。人心不古,市场不整,不管太多,找对人、摸准道才为上策。
更为过瘾者,谁的作品来钱,巿场就多"造"些出来,反正比"假钞"作用力大,死人不放,活人难逃。单说这"活人",终究是自己不想好好活的。起初,市场伪造你了,你心中大喜,此成功一个标志也;继而生气,市场让别人替我赚钱,但钱占了我的位置却没进我袋子,便伪心声明哪一阶段作品量小,伪作居多,望欲购者谨慎!直至效应起,购者挤破家门,登堂入室,频频合影,价格巨涨。导致市场仍在流动的一些原作真品,因"暴利"作梗,也便被赋予了"神秘面纱",迷离难测,非得被揪到画者跟前,连踢带踹,举实质证,直至良心发现才得认领。为甚难矣?究竟画者手法技艺仍未入大师门庭矣,大师之作,精妙传神、出其不意、内蕴机关,看懂已不易,何从仿来?当代艺者,本来水平就那点嘛,您以为您的精品、传世之作有哪几张?
所以,当代人的审美眼光需待补救,懂画者少之又少,更因着"不差钱"或"就差钱"乱了心性方阵,终是徒留空虚迷茫与痛苦。即使赚钱与赔钱也要清楚明白、踏实无碍。人生真谛是为"光明"与"快乐",与钱多钱少无关。观当今吾国吾民,具有审美意义上的审美价值何在?!一会儿"去哪儿",一会儿"回来",一会儿"好声音",一会儿"达人秀",一会儿你狎妓,一会儿他劈腿,一会儿艳门照,一会儿基因舌尖上舞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