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传统装裱与现代机裱的鉴别

      书画装裱是我们中华民族独创的传统技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历代许多珍贵的书法、绘画乃至书籍、碑帖等能够幸存到今天,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因为经过了装裱,用纸、绢、绫等材料,对书画加以保护,如果离开了装裱工艺,就不可能留有现存于世的如此众多的丹青墨迹,因此,画赖装以传的观念,颇受世人的称道。

      一件好艺术品,除了作者书画水平高低,装裱是最重要的一环。常言道“三分画、七分裱”,在书画装裱界一直流传着:“装潢者,书画之司命也。”一句话道破了装裱与书画之间的关系。在装裱时突出书画的风格、材料和搭配款式及配色非常重要,既不能喧宾夺主,又应与书画内容相得益彰,通过装裱提高作品的艺术性。这就要求装裱人员具有较高的审美观,同时装裱质量的优劣至关重要,这会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观赏、收藏及传世。书画只有经过装裱之后,才能算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可见装裱对书画的重要性及密切关系,它伴随着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工艺。

      传统装裱有着强盛的生命力,纸寿千年利于经久保存。通过浆裱才能充分表现色彩,层次感、立体感强,墨色能得到充分的润化,画面增加了灵动感,加之宣纸吸水性强,渗透力好,艺术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传统手工装裱则适合这些优点,只有通过浆水的黏合,借助于水的渗透和洇染,使书画艺术效果得到充分的显现。传统手工装裱易揭,有再生之功,破损处可多次复活,它的优势是其他材料无法做到的。而机裱材料却无法达到浆糊湿裱的韵味效果,特别是有的国画作品是背染技法,只有传统湿裱的方法才能将其色彩效果托出来。而今,一种以化学材料为黏合剂的新型装裱材料和装裱方法占据了大量的书画装裱市场,被称为装裱技术的一场革命。优点是:设备简便,占地小,工序减少,劳动强度低,易掌握,装件平展柔软,整洁不变形,防潮湿,抗老化,装裱的范围广,易于保存收藏。

      尽管机裱技艺是在传统装裱基础上发展创新和突破的,大有以此取代传统装裱艺术之势,但我认为,机装绝不可代替传统装裱艺术,其实两者各有利弊,现代装裱材料含有化学成分,是否利于收藏,有待时间的考验。现代机裱技术是个新事物,尚不可轻视,而传统手工装裱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得到了历史的证明,是一门成熟的艺术。传统装裱在当今虽不占主导地位,却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今后,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出一个传统与现代机裱,优势互补的路子来,使民族传统艺术更进一步得到发展和进步。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