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梦穿越进中国水墨画 网友:萌萌哒
著名的动漫形象哆啦A梦,竟然穿越到了古香古色的中国水墨画中去探险?最近被网友热捧的“蓝胖子穿越系列”图就制造了如此混搭的效果。在这些画中, 哆啦A梦和他的小伙伴大雄时而徜徉在宋代山水间,时而从明代的富春山上飞过,时而又在清代的苍松林中坐禅悟道……这些创意十足的画作,其实出自80后小伙 王赫笔下,而他的职业居然是平时鲜为人知的古书画复制师
哆啦A梦穿越进中国水墨画 网友:萌萌哒
著名的动漫形象哆啦A梦,竟然穿越到了古香古色的中国水墨画中去探险?最近被网友热捧的“蓝胖子穿越系列”图就制造了如此混搭的效果。在这些画中, 哆啦A梦和他的小伙伴大雄时而徜徉在宋代山水间,时而从明代的富春山上飞过,时而又在清代的苍松林中坐禅悟道……这些创意十足的画作,其实出自80后小伙 王赫笔下,而他的职业居然是平时鲜为人知的古书画复制师。
“穿越”水墨画被网友点赞
自小习画的王赫,目前在一家著名博物馆工作。从记事起与画为伴的他,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独自徜徉在古风浓郁的历史画作中。和同龄人一样,小时候 的王赫也喜欢动漫作品,哆啦A梦是他最喜欢的动漫明星之一,而哆啦A梦经常被中国粉丝称作“蓝胖子”。今年“六一”儿童节前一天,一个突发奇想的念头,让 这位孤独的古书画复制师一下子成了网络红人。
那天,王赫像往常一样翻看画册,偶然翻到一幅宋代册页时,脑海中忽然闪现出一个念头:如果哆啦A梦能出现在画面里,该多有意思!于是,他尝试着 以这幅古画为蓝本,提笔画了一张《蓝胖子系列之任意门》。泛黄的画面中,哆啦A梦站在竹林中遥望远山,身旁则是可以穿越时空的“任意门”。
当晚,王赫随手把这幅画作传上微博。他写道:“每个80后心中都有一个蓝胖子。无论我挫败任性跑到天涯海角,他总会翻山越岭地来找我。这样的童年你们还记得吗?”没想到的是,这幅随手涂鸦之作竟然立即引发同龄人的共鸣,大家纷纷称赞,王赫的作品“萌萌哒”。
网友热情的反馈,让王赫动了心思——这不正是让更多年轻人欣赏古画的好方式吗?于是,他又以此为主题创作了多幅画作,“蓝胖子”便得以一次次穿越到中国水墨画中。
古法绘图其实很有讲究
“蓝胖子穿越系列”走红后,很多网友直呼“毫无违和感”;可也有人提出疑问:作为动漫人物的哆啦A梦,色彩总是很鲜艳,传统国画中也有这样的颜 色吗?王赫解释说:“大家可能觉得国画都是颜色很少的水墨丹青,但工笔重彩画中所用的矿物颜料都是非常艳丽的。”他特意强调,“蓝胖子穿越系列”中的所有 作品,无论工具和颜料,还是技法和风格,全都是遵循中国画最传统的创作手法一笔一笔绘出的。
比如当哆啦A梦穿越到宋代山水画中时,看起来就会很小;而到了以明代蓝瑛《仿黄公望富春山图》为蓝本的作品中,就明显增添了不少人物细节。“因 为宋代山水主张贴近自然,山水相对于人物来讲都比较宏阔,小人物、大山水,才合乎宋代的山水范式。但明代的中国山水画更追求笔法用墨,画面空间逐渐平面 化,人物却渐渐增大。”听了王赫的解释,大家才明白,原来传统山水画中竟有这么多门道。
不过,在遵循古法的前提下,如何将动漫人物自然而然地融入古代作品,还要费一番思量。每次动笔前,王赫考虑最多的就是寻找人物与环境的契合点。比如在狂风大作的背景中,哆啦A梦也会被吹得东倒西歪,而在水流湍急的山涧瀑布,王赫又会把他画在安全可靠的“漂流瓶”里。
让古画借动漫赢得关注
如果说当初第一幅画作的走红是个意外,如今的王赫显然对自己的“蓝胖子穿越系列”有了更多的追求。
其实,在把哆啦A梦画进作品之前,王赫也曾在微博上晒出过古意盎然的画作。但除了圈子里的人点个赞,外人大多并不关注。他一度习惯了古画曲高和 寡的寂寞,但“蓝胖子穿越系列”却让他看到,看似高高在上的艺术也可以落到人间。“古代作品与现代审美之间存在断层,这种断裂在跟我同龄的年轻人中表现得 最为明显,我希望能够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王赫说。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古画的世界,王赫在创作时经常加入一些“接地气”的元素。最受网友欢迎的作品当属《蓝胖子系列之幸福》:苍松掩映下,哆 啦A梦盘腿坐在屋外啃着铜锣烧,大雄则在屋里仰面大睡,书本丢在一旁。画面中“大雄有觉睡,哆啦有饼吃”的简单幸福,立即赢得网友的肯定,点击量三天之内 就突破了17.3万人次。很多网友给他留言,“希望能把我变到画里去”。王赫开心地说:“这个效果其实正是我希望的。”
《功甫帖》前段时间惹了不少争议,也引起了王赫的注意。他利用哆啦A梦漫画中的“声音凝固剂”作为素材,“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九个字从“蓝胖 子”口中喊出,变成沉重的砖块砸落在地上。水墨颜料的画作,带着一点儿漫画风,别人觉得很混搭,可王赫却觉得很自然,“古典与现代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 沟,哆啦A梦与山水古画,都是可以打动人心的艺术创造,我也希望这些艺术都能以更加纯粹的面貌走进人们的内心。”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