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花港观鱼》专家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刘海粟先生《花港观鱼》的出现,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今年是刘海粟先生诞辰110周年,专家们从学术层面进行了研讨。

 

      中国早期油画史研究专家李超认为:1935年,是刘海粟油画创作较为多产的一年,先后在欧洲和本土创作了许多富有激情的作品。其中,就有他在当年10月去西湖写生的作品。上海美专有赴杭州旅行写生的传统,留下不少作品,同时在不少珍贵的历史照片中有所反映。

 

      刘海粟美术馆研究部主任沈虎说:我反复寻找了文献,确定1935年1月刘海粟先生参加了在柏林普鲁士美术院举办的《中国现代绘画展览会》,1935年春回国,同年秋季去杭州写生。1935年11月22日上海美专24周年师生作品展,展出了刘海粟四游黄山和西湖作品。我们馆藏的相关题材的刘海粟作品,也是观鱼图,这幅作品是1962年创作的。现在我们发现了这样一幅刘海粟1935年的作品,纵观各方面的因素,这幅作品,无论从笔法、材料还是其他要素同我们馆藏的同时期作品是相同的。

 

      上海油雕院修复部专家钱益中认为:我们发现刘海粟同时期有相关题材的西湖作品,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刘海粟油画选集》中就有一幅注明为1935年11月画于杭州的油画《残荷》。刘海粟先生1935年5月回国,10月到杭州写生,看得出这幅馆藏的观鱼图是1962年根据1935年的作品即兴再画的,众所周知1962年的状况并不好,可能海老是借着创作,回忆往日的好时光。

 

      上海油雕院修复部专家韩连国说:2005年秋,刘海粟先生的女儿刘蟾和刘海粟先生的儿子到我们工作室时,我们给他们看这幅画的图录,看到这幅画时,他们非常惊讶,说:这幅画是我们从小在家里看到的。这幅画的名字叫《花港观鱼》,画中还有一个塔。她还指给我看。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