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书画用印简析

      书画家在作品创作完成后,除在作品上签名外,还加钤印章。书画印章经过多年的演变,从最初的确证作品逐渐发展形成自己的艺术体系,进而成为中国书画有机的组成部分。所以鉴定印章也成为书画鉴定的一个方面。

      各个时期的印章有不同的特点,其形状、篆文、刻法、质地、印泥等都显露着时代气息。汉印大多是铜质的,也有金印。其刻法浑厚方正,后人多效仿。在书画上用印章,宋代开始普及。宋印的质料以铜、玉居多,少数是其他质料的。印色有蜜印和水印之分,蜜印颜色红而厚,水印颜色淡而薄。宋徽宗赵估的书画印章就多用蜜印。宋代的书画家大多不在作品上钤盖本人的印章,钤盖本人印章的很少。

      元代印章的篆文、刻法都有变化,质料除铜、玉外,又增添象牙、水晶、玛瑙、角、木等。石料印章为王冕首次使用。由于石质脆,易人刀,使得形状丰富,章法多变,能展现印章生动活泼的新面貌,一时人们争相效仿,石章因此盛行。

      元代印色以油印为主,兼有水印。油印因有油质,宇口较蜜印、水印清晰,此后油印就成为主要印料。元代赵孟颓的书画用印,用的就足油印。

      赵孟颓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篆刻家。元代出现的细、圆、挺拔有力的小篆朱文印,就是赵盂颗首开其端的。

      石料印章的普遍使用,使明代的篆刻有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许多印学流派。

      明代初期,篆刻的主要特征是在每个篆字的停笔处,都比原来的笔画略粗,俗称“锤头式",这种形式到中后期就消失了。明初的油印,红色显得淡,并略呈黄色。

      这个时期,书画家用的印章比较固定,容易核对。明代中后期出现了文彭等治印大家,在字体和刻法上都有新的发展。文彭精研六书,主张以六书为治印准则,他的朱文以小篆结体,白文师法汉印,又有自己的风格,后人称之为“文派”。他的篆刻作品长期被奉为规范。当时的篆刻大家还有何震、苏宣、赵宦光等。中后期油印的颜色有浓淡深浅之分。还有少数水印,色淡不匀,到现在往往连字体都无法辨认。

      清代的印章艺术在明代的基础上逐步达到高峰,章法、刻法、刀法出现了各种流派和风格。以地区分,有以丁敬为首的浙派、邓石如为首的皖派等。浙派以汉印带有隶意,形成拙朴雄健的风格。清代的印学大家还有黄士陵、胡镬、赵之谦、吴昌硕等,多种风格争奇斗艳。    清代,印章的质料多种多样,仍以各种石料为主。多采用寿山石、青田石,但尤以田黄印石为最名贵。印色主要是油质,水印已消失。还有少数蓝印,是书画家在孝服期使用的。

      印章的造假有翻刻、臆造和锌版等,需注意识别。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