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景构筑中国绘画时代新语境——浅析冯兆平中国画作意义

在中国山水画的传统里,船多为点缀画面,增加生气的物象。以船为主要描绘对象,并大尺度占据画面的画作可谓少之又少,描绘海港船队的更是绝无仅有。而冯兆平创作的“船景”山水填补了中国画题材在这一方面的空缺,他所描绘的“船山之景”以对传统中国画线条的扎实研究和西方水彩的实践为观者呈现出了千帆逐波、万舰齐发的壮观景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冯兆平画作《千帆》

 

  在中国山水画的传统里,船多为点缀画面,增加生气的物象。以船为主要描绘对象,并大尺度占据画面的画作可谓少之又少,描绘海港船队的更是绝无仅有。而冯兆平创作的“船景”山水填补了中国画题材在这一方面的空缺,他所描绘的“船山之景”以对传统中国画线条的扎实研究和西方水彩的实践为观者呈现出了千帆逐波、万舰齐发的壮观景象,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时代新语境,其意义十分重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冯兆平画作《春风伴我行》

 

  开创新的绘画语境其方法也就与传统有所区别了,冯兆平先生画中所绘,无论是海帆港喧、波涛舟涌,还是落日余晖、潮浪起伏,或者渔火点点、静谧海湾,其方法上都有特色。就画中“线”的运用而论,个性十分鲜明,“线”可以说对画家充满了诱惑;画家笔下的船可以大多数有长短不一、疏密不等的线条组成。其对线的驾驭能力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而有此功力当源自画家在书法上的练习为他国画中的“线”奠定了基础。这正如画家所言:“一个画家,观其线条即可窥其书写的功力,这种功力来源于对书法的长期浸淫。”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毫无疑问冯兆平先生是“智者”。因为他的画,对于水的描绘没有因袭传统画水“层波叠浪”、“秋水迥波”、“云舒浪卷”、“湖光潋滟”的方法,而是借鉴西方水彩画的技法,用水墨的浑化,表现水的透明、水的流动,表现大海波涛汹涌。可谓是取中西绘画之长、折中古今之要,具有时代气息的笔墨创新。

 

  冯兆平先生画中之船的象征意义,继承了传统国画中船象征“人生”的寓意,将物象之船从传统的点缀作用转变为主要描绘对象,是画家对传统国画描摹对象的深度挖掘,将其意义无限放大。赏读冯兆平笔下画作,《千帆竞发》以庞大的船队驶出海港的壮观景象展现出画家对人生蓬勃生发之气的思考,《蓝色海湾》则体现海港的静谧之境象征画家对人生之路的反思,《勇逐春潮浪》以船斗浪战海的场面喻示人生的奋斗拼搏。

责任编辑:曹红梅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