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书画作品辨伪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图一
图二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吴冠中1942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3年重庆大学建筑系任助教。1946年27岁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去留问题经过多次反复研讨,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到中央美院任讲师。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56年北京艺术学校成立任油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64年调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
1978年59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这是他回国后首次个人作品展。1979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985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95年中国油画学会在北京成立,被推选为学会名誉主席。
2002年吴冠中高票当选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信院士,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香港中文大学在2006年12月7日举行的第63届学位颁授典礼上,向吴冠中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0年6月25日23点52分肺癌转移,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吴冠中在上世纪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画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图一图二为吴冠中的《江南水乡》,取景是相同的,比如秀水拱桥、石栏环洞、水乡埠头、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好一派“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水乡古镇。其中依依的杨柳和“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时令点题,显得春意盎然。这两幅署名吴冠中的画都十分的典型,十分的美妙,粗看之下,既有美感又有意境,既有线条又有笔墨,难分伯仲。
但细看之下,我们发现了图一笔墨带有明显的程式化,有点敷衍了事,一笔一划比较拘谨,点、线、面比较孤立和单调,显得过于理性,使画面僵化和缺乏立体感,本来应该像吴冠中本人所说过的那样: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使灵魂的疆域更加开阔,犹如“短笛无腔信口吹”。图二在这方面就表现得尤其出色,笔墨比较概括,大胆,浑厚,随意,放纵,比较感性,有明显的情感宣泄,面对着故乡,性情所致,激情油然而生,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艺术的生命力,比较符合吴冠中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桀骜不驯的个性,正好体现了一个融汇中西,现当代艺术家的一个缩影。我认为:“读懂了吴冠中的作品,也就读懂了中国现当代的绘画艺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