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龙刚写意画——于“拙”气中见自由

对于中国西北方向的印象,除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阔壮丽、寂静空旷,还有大汉朝的辉煌与豪爽。刘龙刚,笔名云涛,1964年生于陕西。这位男子将西北广阔的天地与浓烈的豪迈通通挥洒在宣纸上,他的运笔线条形如流水,苍劲朴拙,笔法凝练,更以泼墨见长,使传统笔墨与现代形式感在其作品有机的统一起来。他的画面雄厚苍辣中显空灵,作品先后入选国内外各类大型展览并获金、银、铜奖数十次。

  对于中国西北方向的印象,除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阔壮丽、寂静空旷,还有大汉朝的辉煌与豪爽。刘龙刚,笔名云涛,1964年生于陕西。这位男子将西北广阔的天地与浓烈的豪迈通通挥洒在宣纸上,他的运笔线条形如流水,苍劲朴拙,笔法凝练,更以泼墨见长,使传统笔墨与现代形式感在其作品有机的统一起来。他的画面雄厚苍辣中显空灵,作品先后入选国内外各类大型展览并获金、银、铜奖数十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画家刘龙刚作品

 

  刘龙刚笔下的素材众多,有山水风景,有草木鸟兽,有静物描绘,还有革命题材。但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一只只神态各异的大公鸡。大公鸡,形体健美,色彩艳丽,行动敏捷,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他细心观察公鸡的生活习性、各种姿态,通过大写意的手法“泼”出大公鸡的形态,这不得不引人去想象。中国写意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画家刘龙刚作品

 

  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它不是为了描花绘鸟而描花绘鸟,不只是为了将自然景物照抄下来,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它既重视写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画家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责任编辑:曹红梅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