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墨山水的当代表达——闲谈王成硕画作之美
国山水画自古就有水墨山水和彩墨山水之分,彩墨山水发端于六朝,唐时展子虔及大小李将军的创作更是确立了彩墨山水画法工致、赋色浓丽的基本创作方法,也称青绿山水。到宋代又形成了金碧山水、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三个门类。

王成硕山水作品《江山幽居图》
中国山水画自古就有水墨山水和彩墨山水之分,彩墨山水发端于六朝,唐时展子虔及大小李将军的创作更是确立了彩墨山水画法工致、赋色浓丽的基本创作方法,也称青绿山水。到宋代又形成了金碧山水、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三个门类。但在后期的发展中,其在山书画中的地位逐渐被水墨山水所替代。山水画发展到近现代,由于刘海粟、林风眠等诸多留洋画家的归来,加上西画色彩的影响,彩墨山水的表现形式也逐渐被画界和社会各界所接受。而画家王成硕的彩墨山水更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章法布局以及在色彩上的运用,展现了其画作鲜明的时代风貌。

王成硕山水作品《雨后江山增秀丽》
王成硕先生多次来兰参加书画艺术活动,我曾陪同他前往青海湖、拉卜楞寺、敦煌等地采风,对他的画作和绘画理念有一定的了解。他的彩墨山水,在色彩的运用上承袭了古代彩墨山水中,金碧山水的金碧辉煌,大青绿山水灿烂明艳以及小青绿山水的温蕴俊秀。同时又融入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大红、大绿,虽似是大俗之作,实则受到了大雅的效果。丰富了传统彩墨山水在色彩上的运用,其山水所附之色,从湛蓝到桃红,从橙黄到大绿,从湖蓝到大红,凡世间可见之色彩皆可从王成硕山水画中找到。
王成硕先生彩墨山水色彩运用上的精到,使之画面呈现出明快、跳跃的音律节奏和清爽剔透,沁人脾腑的大雅之气象。画面充满了当代勃勃生机,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就色彩而言,王成硕先生画中山水都是对现实山川的写照,山川四时之境,春之山花烂漫,夏之苍翠如滴,秋之明净金黄,冬之萧瑟惨淡都在他的山水之中得以体现,这是真山真水。王成硕笔下的山水是对真实山水的反应,但却不是机械的再现,他的山水在真实之中又将动人神魄的山之精神融入于创作中。而这些都是画家对彩墨山水中色彩运用的深入体会和理解。

王成硕山水作品《秋山图》
细品之下发现,王成硕先生画中所蕴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其山水图式布局、章法安排,以及山石造型都十分巧妙。画中山水有平远之势亦有高远、深远之势,其山水布局既有传统国画山水散点式的构图,又吸收了西画焦点构图的方法,在继承中吸收了外来绘画的方法,可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两者融入一体,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呈现了他对山水图式的创新和突破。山石造型既有大青绿山水多钩廓、少皴笔特点的画作;还有小青绿山水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色彩特点的画作。其山石线条的勾勒笔式,又不同于传统彩墨山水,而以几何线条为主,棱角分明、开阔大气。其图式上继承小青绿山水的画作,纵横捭阖、色墨滋润,渲染出晦明不定的空间感。
闲暇时,细细品读王成硕的彩墨山水,体察其山水间之美。无论是点缀与山间的亭台楼阁,还是在山间采摘劳作的农夫,或者垂钓、扯帆航行的渔舟,画中无处不在的生机,无处不在的诗意,幽邃、饱满、明快,构成王成硕国画创作新的主旋律,从而也可看到画家王成硕彩墨山水中所表达昂扬的时代精神。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