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 技近乎道—李英的人物画艺术

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门画种,发展到东晋日渐成熟,作品开始注重刻画人物神态。顾恺之用线把过去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如“背云浮空”、“流水行地”般舒展流畅。唐代工笔人物画达到鼎盛期,后来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逐渐衰落。明清时期虽然也出现了陈洪绶、任伯年这样的大家,但总体上仍是水墨山水画占统治地位。

  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门画种,发展到东晋日渐成熟,作品开始注重刻画人物神态。顾恺之用线把过去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如“背云浮空”、“流水行地”般舒展流畅。唐代工笔人物画达到鼎盛期,后来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逐渐衰落。明清时期虽然也出现了陈洪绶、任伯年这样的大家,但总体上仍是水墨山水画占统治地位。直到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才迎来了大的复兴,吸收了西方的造型方法呈现出多种面貌的兴盛局面,出现了一些擅长工笔人物的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工笔画院院委李英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古典工笔人物画,以其永恒的艺术魅力穿越历史的时空而光芒四射。作为当代艺术家,要用新时代的艺术感受建构这一古老绘画形式的新形态,使中国工笔人物画以全新的语言样式绽放异彩。李英先生工笔人物画与传统相比有了新的面貌,主要表现在吸收了西方绘画中人物造型的成果,开始重视写生,研究解剖、结构,人物显得真实,有血有肉有个性。故李英先生的工笔画作,以浓丽的色彩、工细的勾染和准确的造型为特征,逐渐完善着一种新的语言形态。并且在这种语言形态中,贯彻着“传神写照”的美学追求,大大提升了工笔人物画的艺术品格。其画中的人物,不仅姿态描绘细腻精致,其眼神动作表情也十分逼真。作者通过对人物细节的描写,以及环境氛围的烘托,将人物描绘得楚楚动人,惟妙惟肖。设色更是艳丽高雅,画面色彩冷暖分明,整体统一和谐,再现了当代及历史人物的生活情景与内心世界,体现了中国工笔人物画高超的水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李英先生是描写场景和人物心理活动的高手,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和动态的渲染之中。尤其是他把视野聚焦于少数民族的生活和少数民族风情,描绘他们的喜怒哀乐。新疆各族人民色彩斑斓的服饰,载歌载舞的民族风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在《金秋》、《多彩的葡萄》等作品中,画面没有去刻意表现重大场面,而是小中见大,主题突出,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及举止表现了新疆少数民族妇女丰收的喜悦,道具与人物的层次结构穿插得非常得体。一些作品线法纤细而富有张力,衣纹处理注重丝织品的质感,色调明快亮丽,诗意盎然。李英先生亦是一位色彩高手。画面五彩缤纷却非常和谐,运用色彩的对比、反衬,使和谐的情节氛围和人物组合的内在节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曹红梅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