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杰北京开讲“书法和乐律的关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北京园博园古民居“吴巍简帛书法展”的四合院内,我国著名收藏家、鉴赏学创始人刘文杰先生与吴巍先生的弟子欢聚一堂,共同欢歌庆中秋。在现场,刘文杰先生还就“书法和乐律的关系”与吴巍先生的弟子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刘文杰先生首先从古琴的发展历史谈起。他认为人们的感情交流首先是通过音乐进行的,而后才是书法的交流。

湖北曾侯乙墓挖掘出来的古琴约出现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433年之间。古琴的出现,其美妙的琴声对感情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书法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汉朝刘洪当皇帝的时候,公元175年据后汉书记载,刘洪要求当时的书家以古文(古文是篆书产生以前的文字,即早期的金文、甲骨文)书写五经,然后把五经刻在碑上以被后世教研,为此称之为“书法”。可见,书法是晚于音乐出现的。

书法和韵律的发展都有其自身发展、传承的脉络。书法和韵律能够揉合在一起,关键是其节奏、韵律。音乐的节奏是控制的意思,写字过程也讲究有控制性的节奏,犹如弹琴发声原理一样。所以说书法和韵律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节奏虽然不同,却同样对情感的起到交流作用。

吴巍先生的简帛书法大气、厚重又不失情韵。他的简帛书法中的每一撇一捺,都充满了厚厚的情感韵味,为人们的情感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吴巍先生创新的简帛书法在当代书坛之所以能够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师,关键是其简帛书法的情韵。

最后,刘文杰先生还就古琴与书法的关系展开了详细地论述,在场的学子深深感到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学习简帛书法的决心。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