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堂主张大千:五百年来一大千
中国的收藏历史可以追溯1700多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谈到民国以来的收藏,更为短暂一瞬,但是,在这一瞬间里,留下的却是今人的不缀记忆。
民国以来的收藏与鉴赏,是离我们最近、最亲切的。金石书画,让多少豪杰竞折腰,倾家荡产,无私奉献,却给我们留下美好的传奇故事。
百家论坛其十:五百年来一大千 大风堂主张大千
张大千,(1899年--1983年),四川内江人,名爰,好大千,后以号行。随其兄张善子赴上海闯世界,共创“大风堂”,开始收藏书画,并课徒作画。张大千是二十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大画家、收藏家、作伪大家,他的诗词、绘画书法、篆刻、临摹古书画,都是顶尖级高手水平。
他的书画艺术水平极高,傲立二十世纪艺坛,无出其右者,此处不再多言。张氏的书画鉴赏收藏可谓独领一方,“大风堂”书画收藏是在其兄张善子的创建下而成,其兄过世后,张大千接手收藏事业,为发扬壮大“大风堂”收藏,付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张氏由于在书画领域的霸主地位,更因为其西行敦煌,遍临古代书画艺术成就,在鉴定古代书画方面,仅次于张葱玉先生拥有话语权,在收藏古代书画上巧取豪夺,如:以自己临仿的金农册页,强换徐悲鸿的董源《溪岸图》;以临仿八大山人册页,强卖王方宇收藏。在换手收藏中极具心机,如1946年在北京中山公园办画展,将所得6000元,在琉璃厂换成古代书画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黄公望《天池石壁图》、陈洪绶《岁寒三友图》等,而此时的齐白石赴上海办画展,卖画收入5000元,携款回到北京后缩水一半。张大千又通过琉璃厂论文斋靳伯声,将所仿石涛、八大山人、唐寅等伪作出售,谋取巨大利益,致使参与合作的交通银行官员悬梁自尽。
张大千为了弘扬古代书画,与其兄张善子、赵叔孺等编撰《美术生活》月刊,编撰《大风堂书画录》等刊物,当然这些书籍中的作品,是张氏的心血付出,遴选的精华。通过上述两部刊物可以看出,张大千钟爱明代唐寅、仇英的作品,清代则钟爱陈洪绶、八大山人、石涛的作品,几乎到了顶礼膜拜地步。人们对于张氏收藏一定产生惧怕,其实,研究这两部刊物后发现,其中无一赝品,哪有自己仿造后放入收藏中,贻笑大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