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斯百艺术教育

吕斯百毕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在三所高师艺术系(美术系)长期担任系主任。他的美术教育主张上承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在维护和推进徐悲鸿的写实主义教学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体现民族精神和风格的教学体系。而贯穿吕斯百一生的美术教育活动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国立中央大学时期(1934.9-1948.7)

1934年,留法回国的吕斯百回到母校国立中央大艺术科任教,将自己的艺术理想和中国美术教育事业联系在了一起,努力宣传和维护徐悲鸿的教学体系和艺术主张。同时,在社会上积极进行油画艺术的推介和展览活动。吕斯百对自己当时的办学想法有这样的回忆:“

(一)大艺术系思想——我对艺术系首先有一种理想,就是搞成国内艺术教育最高地位,因此无时不以扩展艺术系为目的,……。

(二)反宗派主义——我在留学时期,便觉得国内宗派与文人相轻为学术进展的阻力,回国后看到艺术界各据一方的情形,心里很不以为然,因此我想打破宗派主义界限,实现各取所长的目的,如所聘教授,出身的学校不同,作风不同,以为如此便可树立中大艺术系的新面目,……。

(三)为学术而学术的口号。

二、西北师范学院时期(1950.9-1957.8)

吕斯百是西北美术教育的开拓者。新中国成立后,吕斯百从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结业,远赴西北,肩负起创建西北师范学院美术系的重任。在他的精心筹划和培养下,西北师院艺术系从白手起家,在办学指导思想、学生培养模式、学科、课程改置、行政管理、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建立起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完善体系,并树立了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培养出了大批优秀艺术教师和艺术人才,为西北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南京师范学院时期(1957.9-1966.5)

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解放后更名为南京大学艺术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并入南京师范学院。吕斯百1957年重新回到这里执教。转年,他再次主持美术系工作,直到1966年“文革”终止。在这9年中,他为了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发展,在物质建设、教师培养、经费争取诸方面付出极大的精力。特别是在强调油画民族化,首倡新增书法课等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