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斯百及其艺术

吕斯百(1905-1973),江苏江阴人,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20世纪中国民族油画开拓者。幼时喜欢美术,初入东南大学艺术系,得徐悲鸿赏识,并于1928年被推荐公费赴法国留学,先后在里昂国立艺术学校、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德魏姆波兹画室学习。1931年进巴黎朱里安油画研究院深造,师从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劳朗斯(J.P.Laurens),其作品《野味》入选巴黎春季沙龙,并在里昂春季沙龙中获奖。1934年赴意大利、比利时、英国、德国考察参观。同年毕业回国,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系主任。1949年建国后,历任兰州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联常委。其作品《鲶鱼》、《兰州握桥》、《四川老农》均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吕斯百油画创作长于风景、静物。他从法国学院主义中吸取语言基础,又吸收东方艺术及其他流派的技法,风格具有淡泊宁静之东方诗意,被称为中国油画界的“田园画家”。而其作品风格则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 法国时期(1928-1934)法国时期是吕斯百油画创作的早期阶段,也是油画创作的学习阶段。他深受欧洲现实主义画派影响,充分吸收夏凡纳、夏尔丹、塞尚等法国油画大师的语言,基本形成雄健、朴素、浑厚有力的艺术风格和面貌。代表作:《人体习作》、《读》、《野味》

二、 民国时期(1935-1949)民国时期,吕斯百以现实主义到印象主义前期为其绘画基调,并吸收民族艺术的技法,在纯化自然对象的深切中,孕育出平凡事物的美妙。特别是对于田园风光的描绘,洋溢着朴实而诗意的生活气息。吕斯百也因这一时期的绘画,获得“田园画家”美誉。    代表作:《庭院》、《莴笋与蚕豆》、《鲶鱼》、《四川老农》

三、 建国时期(1949-1973)建国之后,吕斯百以饱满的热情,深入到祖国各地描绘大好河山和社会主义建设场景。其油画风格,以热烈明快的情调代替了之前的幽静,色彩稀薄而明亮,用笔简练而雄厚。这个时期也是吕斯百油画创作的一个高峰阶段。

代表作:《又一座桥通过黄河》、《陕北山道中》、《大理花》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