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良:戏剧人物画的开山鼻祖
跻身于我国第一代油画家的艺术大师——关良,能唱戏、更能画戏。他笔下的戏剧人物每一个都生动传神。作为中国现代戏剧人物画的鼻祖,他成功地将西画的技法融入了国画,又将国画的理念用于了油画,进而将戏剧人物画的写意精神推向了极致,其戏剧人物成就在我国美术史上独树一帜。
在人们对以写型为主要要素的、连环画似的工笔人物渐渐产生视觉疲劳的今天,关良有笔墨、有内涵的写意戏剧人物终于开始了应有的关注,曲高和寡的现象有了一些改变。十年间,每幅作品的市场行情已从低得不可思议的万元左右,跃上了百万的落槌行情。
笔下人物个个“得意忘形”
在以型取胜的工笔人物画受到市场追捧的同时,关良看似稚拙天真,实则用笔苍劲老辣、充满情趣的写意戏剧人物画也渐渐受到了市场关注。这不单是视觉疲劳的结果,更有审美情趣提高的因素。
关良生于1900年,从小对传统的中国画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临摹一些山水人物,在宣纸上留下些稚嫩的笔墨。为了追寻美术梦想,他十几岁时东渡日本,在美术学院跟随名师,系统全面地学习了西画艺术的理论与技法。期间,他对梵高、塞尚、马蒂斯由衷热爱。野兽派的韵味使他以后的戏剧人物,尤其是油画戏剧人物更加出彩。
他跟名师学过戏,唱戏时善于把握戏中人的内心情感。他的戏画亦不是剧中人一招一式简单的描摹,而是情感的写真。为了准确地画出人物的情感、剧情的主题,画中的招式甚至可以与舞台形式有些不符。有时形式的不符,反倒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对于大师用国画艺术,西画艺术和对于戏剧人物深刻理解而形成的特有的写意似的画风,有人不解地问,关良为什么不把人物画得像一些呢?资深美评家说:“这叫得意忘形。 ”
戏剧人物画有阶段性变化
关良的写意戏剧人物画,到现在还没有真正走出曲高和寡的局面。单件作品的拍卖价虽然已过了百万的价位,但与开宗立派的艺术价值、第一代油画大师应有的社会地位相比较,依然显得很低。所以收藏者和投资人倒可以适时介入。
投资艺术品的大前提是辨真伪。关良27岁时开始孜孜不倦地进行戏剧人物创作,一直到86岁去世。近60年的绘画生涯,大师的戏剧人物画风有着明显的变化,人们习惯将关良的作品分为四个时期来鉴赏。 27岁到解放是第一个时期,解放到文革为第二个时期,文革中期到八十二三岁为第三个时期,八十二三岁到逝世是第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关良传统国画的技巧用得多一些,用笔、用墨、用色,处处显现传统技法,处理画面也多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
第二阶段,关良戏剧人物画在这个时期已经成熟。作品寥寥数笔就能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这一时期关良戏剧人物画色彩丰富,造型更加生动传神,戏味浓重。
文革中后期到上世纪80年代初,画家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可能于经历有关,这期间孙悟空频繁在画家笔底出现。画风更加简练,“拙”味越发突出,此时也出现了不少大幅作品。
第四阶段只有短暂的 3年,1983年到1986年。晚年的作品人画皆老,画画的时候,手有点抖,不经意间形成了颤笔,别有一番风味。这时作者枯墨用得多,人物在稚朴、苍茫中亮相,细读下来会品出金石的味道。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