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年:书写田园之美

《春光明媚》-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春光明媚》
 
 
张鹤年-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鹤年

对于画画,张鹤年不求名贵,但求与心相伴。这正如他的为人,亲切自然、热情谦和。几十年砚田耕耘,他甘于寂寞,潜心于书法、绘画艺术的学习与研究,将传统文人笔墨情韵融入到了富有田园气息的绘画创作中,以奔放的豪情、新颖的笔墨,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好的作品要有个性、有思想、有感情、不矫揉造作,是画家有感而发的创作。要有惊人之处,能与古人比。不要人云亦云,要画出自己的感觉。”张鹤年注重对传统绘画的研习,更注重当代画家情感的抒发。《迎春》是其非常有特色的一幅创作。在画面的布置上,他撇去了线的表现,以颜色为主,注重作品整体气势的把握。画面的背景以大块颜色铺底,使人感到画外有画,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作品整幅画面在节奏的把握上更加放纵,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另一幅作品《墨梅又告春》笔墨风格鲜明,虬枝新芽墨梅,意境深远。中国人喜爱梅花,中国画界画梅花的人从古至今不计其数,如何把握梅花的风骨和精神,需要下一番功夫。显然,张鹤年有了自己的体会,因此,他写梅、画梅神韵别出。恩师孙其峰对其作品评曰:信手拈来,若不经意,浑如天成,此画家所难能者。

“国画不是简单的刻画描绘,而是要通过写生、创作,用笔墨的快慢、轻重、深浅、虚实,来表现出画面的意境。”张鹤年表示。为此,他改变了就花画花、就鸟写鸟的传统创作思路,将田园中一草一木植入写意花鸟画,赋予更多的生活内容。他说,中国画既要植根传统,又要大量地写生、大量地创作,不断地突破自己。“国画跟其他绘画一样讲究造型和构图。造型是基础,构图是修养。这都需要不断地从大量的写生中去获得。”从他不同的作品中能看出,大自然中那些栖息于密林之中的鸟雀、翩飞于花叶之间的蝴蝶、嬉戏于水中的鹅群,都成了他创作中最好的素材。

古人讲“画如其人”、“书如其人”,是指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内涵的重要。创作之余,张鹤年更加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中国画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种视觉表达,也是人思想品性的体现。一个画家的作品内涵、格调的提升,是他人品、修养的体现。”张鹤年表示。    

张鹤年

号散怀斋主,1938年生于安徽省太和县。现为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

1964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长期从事中国花鸟画的研究和创作,中国著名书画家孙其峰的入室弟子,并对其作品有“信手拈来,若不经意,浑如天成,此画家所难能者”之评语。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