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代郭尚先书法作品(图)


郭尚先(1785—1832),字元开,号兰石,又号伯抑父。福建莆田城关书仓巷(现莆田市荔城区凤山街书仓巷)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登进士第,改庶吉士,奏习满文,散馆,授翰林编修。十八年(1813),充贵州乡试正考官。二十年(1815),升国史馆纂修、文颖阁总撰,参与修撰《治河方略》、《大清一统志》等。后又任云南乡试正考官、广东乡试副考官。回京后,充《明鉴》纂修、文渊阁校理,兼教习庶吉士。道光八年(1828),任四川学政。道光十年(1830)回京,道光十二年(1832),终大理寺卿任上,卒年四十八,有《芳坚馆题跋》、《增默庵遗集》行世。
郭尚先工书法,擅丹青,精鉴别。书似欧阳询,以骨力胜,间作小楷,颇深别趣。临摹诸家,悉可乱真。高丽、日本争相购致。生平应酬书,时有不经意处,唯署跋金石,钩稽真赝,手题掌录,恒矜庄研究,不肯率意下笔,独得晋唐无诤三昧。或以泥金尽书每册余纸,凝厚婀娜,并露毫端。与林则徐、梁章钜同为闽人,而书绝相似。康有为《广艺舟双辑》云:“嘉道之间,以赵吴兴软弱,兼重欧阳信本。故道光季世,郭兰石、张翰凤二家,大盛于时。”有清一代,郭尚先是贯穿帖学的著名书法家,今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藏有其《行书横披》和《行书折扇》两件作品。
《行书横披》,纵45、横97厘米,纸本,上书《画史会要》中的一段,其文曰:“赵文敏家藏小李将军摘瓜图,历代宝之。尝倩胡廷晖全补,晖私记其笔意,归写一幅质公,惊尝乱真,由是名实俱进,为世推尔。”此书基本上反映了郭尚先书法特征,整体的感觉是一气呵成,浑朴雄健,自然天成。观其墨迹,犹见其落墨运笔,兴之所至,挥洒自如、酣畅淋漓,故其书势潇洒奔放。诚如曾经讨教过郭尚先书法的林则徐所言:“观其作书,恃其运笔速。”从其渊源来看,似曾力学米芾、赵文敏、董其昌行草,故飘逸跌宕,气清韵遒,不愧为大家风范。落款为“符庵大兄属,郭尚先。”下钤“郭尚先印”、“兰石”朱文印。
《行书折扇》,纵20、横54厘米,洒金蜡笺,上书明代龙遵《食色中言》中的一段,其文曰:“东坡在黄州,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至,则三之。有召我者,以此告之。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材。”此书笔势飞动跳跃,点画方圆交错、粗细相间,极具笔法变化之能事,显示出作者驾驭线条的高度技巧和能力。从渊源上看,此书既有颜鲁公的笔墨意趣,也有宋人尚意的风神,但似乎更得魏晋风致。从而说明郭氏学识深厚,造诣很深。此扇面虽小,但行笔流畅,顿挫分明,一气贯注,左右呼应,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品。落款为“久不作字,煏如吾兄以扇属书,兰石郭尚先。”下钤“臣尚先”白文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