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迷解读古瓷片上的秘密
“你看,这明明是一条龙,但龙头上画的是一个披头散发的人脸,看上去比较凶。这是明朝崇祯年间烧制的,意思是,大明王朝要灭亡了,所以,那时候烧的龙都比较怪异……”68岁的曹宏德是个古瓷迷,他把收藏的瓷片设计了一个小屏风,闲下来的时候,就研究这些古瓷片上的秘密。
小狮子图案遇水成“活”
专家:那是因为水让釉变透明了
68岁的曹宏德从小就喜欢收藏,现在比较痴迷古瓷片,家里收藏的古瓷片还不少。这些古瓷片都是2005年,在中华门外一家工地上捡来的。回到家,他发现这些瓷片很有意思,上面写了“福”“贵”“善”等字,其中一个瓷片,内侧是一只小狮子在玩球,外侧则有“大明嘉靖年制”字样。小狮子玩球的图案很不清晰,不过用水一浇,过了一会儿,小狮子就“活”了过来。大眼睛的小狮子胸前挂着一个小铃铛,侧着身体,看着旁边的小球……这太神奇了,为什么水一浇,图案就清晰了?
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周道祥仔仔细细看了这瓷片。他说,虽然碗底有大明嘉靖年制的字样,但这个瓷片并不是嘉靖时候的景德镇御窑烧制的,而是清代康熙年间仿制的。而浇水后图案变清晰,原理很简单:所有瓷器的花纹都在釉层下,这个瓷片上的釉比较厚,浇水后,釉变得透明,釉层下的纹饰就变得清晰生动起来。
瓷片上沈万三在看书?
专家:那只是高士图,无关沈万三
众多的瓷片中,让曹宏德最得意的是一个有中年男子肖像的瓷片。瓷片的内侧,一个穿着宽袍大袖的瘦削男子,倚靠在亭子的栏杆上,梳着高高翘起的发髻,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看书呢。瓷片的外侧则是“万三福攸同”字样。“那个看书的男人应该就是明朝大富豪沈万三了。你看,后面写得清清楚楚,有‘万三’俩字,不是沈万三,是谁?”
那个在看书的人真的是沈万三?看了图片,周道祥另有说法,他说那不是沈万三,而是一个高士图,并不特别指代某一个人。“碗底的字其实是个吉祥款,是‘万福攸同’,明朝中晚期的时候比较流行。但由于是民窑烧制的,窑工们不识字,于是在写字的时候出现了小插曲。”周道祥说,窑工因为不识字,就依葫芦画瓢,但画的时候,多一笔少一笔也没数,就照自己的意愿画,于是出现了“万三福攸同”的现象。
怪龙暗讽明朝要亡?
专家:其实那是一条螭龙
要不是仔细看,你根本看不出来是一条龙。正中间,一个大眼睛大嘴巴男子披散着头发,所有的头发像被大风刮过一样,一根根整齐地向后飘起。脑袋下面,则是张牙舞爪的龙身,感觉正在飞翔一样,头顶还有片片云朵。
瓷片上这样的图案是什么意思?曹宏德说,民间流传,在明朝末期大家感觉大明王朝要结束了,于是画这种披头散发或者是缺胳膊断腿的龙,来暗讽明朝即将结束。
“明代晚期,国家战乱不堪,这让民间瓷器烧制乱了章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怪图。”周道祥说,这个碗底的图案画的就是一条螭龙。在明朝中晚期,大家都把螭龙画成这种形象,这是一个时代画风的见证,不是暗讽。至于螭龙,有人说它是龙九子的二儿子,有人说它是水精可以防火,放在屋顶上可以防火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