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甜白青花瓷暗刻花卉纹茶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甜白瓷多为明代宫廷祭品,永乐年间制品最上,宣德、成化、弘治及嘉靖、万历虽均有烧制,皆略逊一筹。由于永乐甜白瓷的声誉极高,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时亦有仿制品。宣德(公元1426 1435年)一朝仅10年,总的来说宣德瓷的品种、质量和数量,都是可观的。传世的宣德白瓷器数量仅次于青花,其中甜白釉的制作占有重要的地位。

 

  笔者早年从乡下收得一箩筐明代青花瓷杂碎件,其中就掺有一只“明宣德甜白瓷暗刻花卉纹茶盏(见图)”。该茶盏高5.3厘米,口径10.3厘米,足径3.6厘米。薄胎,盏壁薄而盏底厚,迎光透视可见盏底并不透亮,有黑色胎痕,而其余部分则为透明如玉的半脱胎。造型为撇口垂腹,呈墩式。外壁暗刻有三组缠枝花卉纹,暗花部分微带青色。器面施釉较厚,可见明显的桔皮纹和浅刻暗花纹装饰。釉面的转折积釉处可见水绿色。圈足呈外墙内敛、内墙外撇的倒梯形“尖足”,底部满釉。盏的口沿内外和底部内外各有青花料线绘圆圈一道。茶盏外底中间青花绘款,为1.3×1厘米长方形,笔画横竖硬直,款文变体厉害,不可识,为篆书款。该茶盏所用青花料为含锰量低、含铁量高的进口苏麻离青料,色泽浓翠而有铁锈斑,青色透入胎骨,釉面下凹内陷不平。青色描绘因系用小枝笔多次醮料,可见深深淡淡的笔触痕,绝无仿品中整片一笔涂抹的青花着彩法。

 

  永宣时期的甜白瓷,胎质精细坚致,釉质纯正洁净,色泽柔润,刻画细腻,制作技艺精湛,其轻盈秀丽之态,是前代白瓷无法比拟的,也是后代仿品难以达到“薄如纸,莹如玉,吹之欲飞”的境界。史书有“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明代薄胎白瓷的特点,因而弥足珍贵。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