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瓷的工艺和材料特点

  难:工艺难

  一、中国红烧制难度很高,工艺复杂,通常是四次进炉:一是素烧;二是釉烧;三是红烧;四是金烧。每一环节不可偏差。通常情况下,中国红瓷器在烧制多件中才能出一件成品,大型成品的合格率更低,“十窑九不成”。近乎苛刻的制造工艺与极低的成品率,彰显中国红瓷的稀缺性与珍贵性。通常一件红瓷作品要经过五道工艺。

  第一道工艺:烧坯。经过1350℃的高温烧制胚体成为质地坚硬,光滑细嫩的素瓷。

  第二道工艺:着色。利用硫硒化镉(cdses)和五氧化二钽(Ta2O5)等,烧制成大红高温瓷。

  第三道工艺:打底。根据彩绘画面的形状涂上一层白色颜料作彩绘底子,底子要上得均匀,太薄,红色会透出来串色;太厚,则会在800℃下开裂。

  第四道工艺:勾廓。根据画面的内容勾勒各种物体的轮廓线,再放进高温炉下烧制。

  第五道工艺:赋彩。彩绘后再经过高温烧制,颜色永久附着于白底上。

  二、红瓷的形成难。铜红在800度要分解,中国红在1450度的高温下成瓷,难中之难。

  贵:材料贵

  红釉现在是用稀有金属钽烧制而成的,金属钽是比黄金还贵的稀有金属,且红瓷上的金色图案是用纯度在99%以上的纯金烧制而成,可以说中国红瓷是用黄金烧成的。中国红瓷从用材方面就体现了高贵艺术珍品的品味与价值。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