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彩在瓷器上的应用

  瓷器上的蓝彩可分为釉下蓝彩和釉上蓝彩两种,不少著作和文章都认定釉上蓝彩是康熙时期创造发明的,这个论点一直沿袭至今,可以说无人置疑。那么这个论点是否就是正确的呢?如果这个论点成立的话,那么康熙以前凡是带有蓝彩的瓷器都不是康熙以前的,都应当是康熙或康熙以后的?有的还可以列入仿品、伪品之列。因此,弄清釉上蓝彩创烧于何时,是正确鉴别瓷器、正确断定瓷器年代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众所周知,成化斗彩器重于世,其中斗彩鸡缸杯更是举世闻名,凡玩瓷者不知其者则寥寥无几。我们很少有人亲眼目睹过成化斗彩鸡缸杯,因为他存世量非常少,据说不超过18件,都在玩瓷大家和著名文博机构中深藏。不过,还是可以从对成化斗彩鸡缸杯的解说中得知,其釉下彩是“用釉下钴画蓝线”(见孙瀛洲著《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其山石均用釉上蓝彩平涂。

  除了斗彩鸡缸杯之外,成化斗彩高士杯、成化斗彩缠枝莲纹罐、成化斗彩海水瑞兽天字罐等瓷器上都有明显的蓝彩在釉上出现,难道它们都不是蓝彩吗?那些作出“釉上蓝彩是康熙时期创造发明论”的人,不知道他们的这个“高论”是在什么时候、在怎么背景条件下、凭什么依据作出来的。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瓷器上的釉上蓝彩不是创造发明于康熙时期,至少在明代成化时期就产生了。综上所述,我们不但知道了釉上蓝彩在成化时期就有了,而且还知道釉下蓝彩同样在成化时期也有了。总之,不论是釉上蓝彩还是釉下蓝彩,都不是康熙时期的创造发明,都早见于明代成化时期。

  我们发现“陶瓷海”中还有不少类似现象,造成认识上的不统一、是非上的混淆不清、理念上的没定准、时空上的模糊性,仿佛进入了无法认定的“永宣”、“乾嘉”及“清末民初”的迷魂阵。例如斗彩到底创于成化还是宣德、素三彩到底创于正德还是成化、帽筒到底创于嘉庆还是乾隆、黑彩到底最先产生于康熙还是康熙以前等一系列问题,都应该弄明白、说清楚,做出正确结论的。

  但要达到此目的,必须要有充分正确的论证,论据方能实现。这就要依赖于陶瓷界研究者的重视和不懈努力,请把注意力也倾向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角落吧!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