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陶俑的艺术风格

  隋代陶俑与前代相比,又出现许多新的造型。如侏儒俑、僧俑、十二生肖俑等。其中生肖俑形式多样,在墓中置生肖俑,有祈祷亡灵顺生之意。

  隋代女俑有两种形象,一种身材修长,秀眉凤目,发髻平阔、高耸如冠,身着窄袖长裙,裙腰高齐胸口,手持乐器或翩翩起舞;另一种身材丰满,头顶双髻,内着圆领短衣,外套大袖衫,下着垂足长褶裙,裙带束于胸间或腹前,几乎垂至地面,姿容娴静端庄。一些侍女俑头梳双髻,身着窄袖衫,下束长裙,作捧物、奏乐、推磨、烧火等姿态。隋代文吏俑与南朝末年俑较相似,头顶高冠,宽衣博带,拱手而立,面部较南朝俑更丰满。男仆俑大都长衣束腰或短衣短裤,还有的上身赤裸,呈各种劳动的姿态。武士俑身着甲胄,有的下着长裙,张口怒目,手持盾牌或兵器,姿态表情与北朝武士俑相似。还有一些甲马武士俑,与北朝基本相同。胡俑较多,深目高鼻,有的袒胸束腰,有的着胡服,作牵马、牵骆驼状。

  除人物俑外,隋代的动物俑也很出色,马的造型初步具备了唐代的形态。鬃长体壮,辔饰俱全,有的后背佩对称式梅花或寄生(即战马所披铠甲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马的后鞍桥,竖于马的尾部)。骆驼俑大都塑造于座板上,四肢强劲,双峰间驮有货物。

  在隋俑中,牛拉车的造型很多,与前代相比,牛的身躯浑厚肥壮,四肢短粗,有的笼辔俱全。其他动物俑的塑造多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活动情景,如母子羊、母猪哺崽、双鸭相戏等,都有着一定的情节性,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总之,隋代陶俑艺术继承了传统的艺术风格,作风简朴,造型规整,人物面部丰满,比例匀称,仪态端庄,特别注重于对人物面部表情及服饰衣纹的刻画,为唐代塑造工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