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北方民窑之定窑

  定窑有官窑,但民窑也在大量使用。白瓷非常容易获得百姓的喜爱。今天的人对白瓷没有感受,有时拿个黑碗倒有感受,觉得这个碗挺黑。可是在宋代,一个白碗给人的感受很强烈。白瓷一开始都是贵族使用,唐代都是皇上使的。

  定窑孩儿枕是非常著名的文物,对陶瓷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孩儿枕,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各有一件。造型非常漂亮生动,是定窑代表性产品。

  定窑出现以后,类似定窑的产品就开始出现,也是仿制。当时仿制出来的瓷器不白,就叫“土定”,还有“粉定”、“南定”。所谓“南定”,就是南方仿的定窑,比如江西景德镇、安徽繁昌,都有白瓷出现。

  定窑白瓷在北宋初期的烧造技术已经非常好了,有60多公分高的大瓶,有直径超过50多公分的大碗。定窑在北宋早期的装饰工艺复杂,雕花都是凸雕,要让花凸出来;北宋中期就变成阴刻了,工艺程序开始简化。但是作为一个外行,有时候没有分辨出这个简化的过程。这种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的过程,是隐藏起来的。一个凸雕的碗卖100块,一个阴刻的碗也卖100块,阴刻明显比凸雕要省工。但你根本没有发现偷了多少工,照样买。定窑到了金代以后,就是印花了,印花的效率更高。

  民间的定窑也有其他品种,黑定、紫定、绿定,带刻花的,仿磁州窑系的,都出现过。紫定,不是今天的紫色,而是一种酱色,有点儿像赭石色。耀州窑也有类似的颜色,称之为“红耀州”。因为古代瓷器烧出红色太难了,但凡有点儿接近的,就愿意叫成红色,其实并不红。

  清代开始大量仿制定窑,刻花的、印花的都有。20世纪80年代,收藏热兴起的时候,定窑大量开始仿制,而且仿得却来越逼真,导致很多人看到定窑不敢买。

  今天的仿制,一定要模仿那个时期的韵味。可宋代人当时的人不是模仿,而是创作。当时的人君子坦荡荡,想怎么弄就怎么弄,那种随意的感觉别人模仿不出来。

  宋代北方民窑的优良品种,大致都集中于北宋时期。这和当时的政治形态、政治格局有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宋室南迁以后,北方被金统治。金的文化背景跟汉文化有差异,所以金代的北方民窑质量普遍下降,这是一个整体规律。

  宋代北方民间陶瓷的一个中心特点,就是率真粗犷,生活气息浓郁。宋室南渡以后,中国陶瓷的格局才发生了变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