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制瓷业的发展史概述

  金代是我国女真族于北宋末在东北、华北地区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其制瓷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中国瓷器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考古揭示:金代陶瓷生产在女真族建国至迁都燕京以前和迁都以后的两阶段内,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况。

  金代前期的瓷器生产主要在东北地区,窑址主要在辽宁抚顺的大官屯和辽宁辽阳江官屯,受辽瓷影响较大,大多利用辽瓷旧窑烧制,工艺水平较低,制品大多粗糙,民族风格和地域色彩较明显。制品以胎质粗厚的黑、白、酱、茶绿色釉的碗、盘为主。窑址内没有发现匣钵等遗物,说明在烧造过程中瓷器直接和火焰接触。因此,无论黑釉、白釉、酱釉、茶叶末釉还是白釉黑花瓷,釉面都很混浊。瓷器胎子粗厚,烧结程度不高。由于成型工艺粗糙,造型极不规整。但此时,钧窑继续在烧造,生产范围从河南扩展到河北、山西等地。瓷质比较坚细,呈灰褐色,灿而莹润,有的有开片;烧制工艺主要继承北宋的风格,但天青釉中有大块的紫红斑。釉色仍具有月白、粉青、紫斑等特点,质量不逊于北宋。

  金后期的陶瓷生产系指迁都燕京后,集中在大定年间或以后恢复发展起来的河北曲阳定窑、磁县观台窑,河南禹县钧窑和陕西铜川耀州窑、山东淄博磁村窑等。此时的瓷器基本继袭宋制,但仍有自己的民族和时代风格。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