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的制瓷水平

  清代的产瓷区和明代一样,虽然分布很广,但代表整个时代制瓷业发展水平的仍然是瓷都—景德镇。

  清代景德镇民窑产量巨大,制瓷水平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烧制了不少精品。但是,代表清代瓷器最高水平的无疑还是景德镇的官窑瓷器。特别是清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时,不仅选派官员到御窑厂监督窑务,还亲自过问官窑瓷器的制作。在最高统治者的直接干预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景德镇官窑集中了瓷都最好的能工巧匠,烧瓷不计工本,制瓷刻意求精,元明时期已有的瓷器名品,如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素三彩、红釉、黄釉、蓝釉、白釉、青釉等都得到了重新恢复和发展,而且还创烧了中国古瓷中的绝品—粉彩、珐琅彩等彩瓷佳作。

  此外仿制历代名品,如宋代的五大名窑以及青瓷中的龙泉窑等,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甚至超越前代的水平。这时的官窑瓷器器型不仅丰富多样,而且精巧多变,构思奇妙,像转心瓶、转颈瓶和各种仿生瓷以及仿竹雕、木雕、牙雕、玉石、铜器等工艺品的器型都能烧制;官窑瓷器的釉彩、纹饰、装饰手法等更是齐全多样,绚烂多姿。总之,清前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官窑制瓷,不仅集历代名窑名品工艺技术之大成,并且多有创新和发展,中国古陶瓷的发展历史,也由此达到了几千年来的历史顶峰。

  嘉庆以后,随着清王朝国势的逐渐衰微,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整个国家步入了衰落不振的历史阶段,制瓷业也不例外。终清一世,虽然景德镇官窑民窑还在大量生产,但工艺水平和艺术风貌都与前三代相距甚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