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红瓷文化
2012-10-05 16:33:34 来源:藏瓷网 已浏览次
品味中国红瓷
“红”是中国人的魂。从眉心朱砂到一抹红唇,“红”是女人的颜色;从足下红鞋到头顶凤冠,“红”是婚姻的颜色;从门上对联到空中鞭炮,“红”是节日的颜色;从唐装彩衣到五星红旗,“红”是中国的颜色。红,传承了一个古老的习俗又记载了一门精湛的技艺,“红”究竟是什么?
第一抹意外的红
因红的吉祥如意身,万物欲与红染指。唐代之前中国瓷器是没有红色的,只因使用红色釉料“低温不成红,高温则去色”的火候太难掌握。唐代中晚期,长沙窑中铜的使用非常广泛,其目的是烧制绿色,由于烧制温度的原因,它往往会出现还原焰,高价铜在还原焰下变成低价铜,成色就是红色。于是长沙窑出现了陶瓷史上的第一抹红色—中国红。
千古绝唱是祭红
北宋年间河南禹县烧制的钧红瓷器色泽鲜艳,颇受皇族贵人的喜爱。但烧制工艺还不太成熟,钧红瓷纹理中会掺杂其他色,实在是美中不足。明朝宣德年间,宣宗皇帝为祭典日神要求督窑官烧出一套鲜红色的红瓷器,烧不出来就不得出窑。一窑工女儿为表抗议纵深窑炉,鲜红色的红瓷烧出来了,就是这祭红瓷器。祭红娇而不艳,红中透紫,色泽深沉而安定。清朝年间有一段话这样形容祭红瓷的难得,“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 祭红瓷是我国历史上价值最高的瓷器,现存也不过100件,保存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不知什么时候,祭红的烧制技术就失传了。
难能可贵中国红
钧红、祭红以及后来的郎红、胭脂红、豇豆红、珊瑚红等红色釉都是低温釉,烧至800℃左右红色即会分解。因此多少年来,中国瓷器没能将红瓷发扬开来。1986年湖南科研人员用35吨木材烧制成一种高温红瓷,但换成煤气烧制时,红色便退了色。2002年3月,在实施将红釉外使用一种保护层的工艺后终于实现了1250度高温下,使用煤气烧制成非常鲜艳的红瓷器,这种瓷器就被命名为“中国红”。它的红色也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大红色,印刷中将他的CMYK值规定为:C0、M100、Y100、K10。由于我们的生活与这种红色有太多重和的地方,所以我们习惯称这种颜色为中国红。
神妙莫测的中国红
中国红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联系太大,人们恨不得能将他使用得淋漓尽致,可惜就如同红瓷难成一般,这个红除国内既有的使用场合外很难再将它另作他用。 现在很多国内国外的设计师希望借助中国红成就一个完美的设计。研究中国红,将它应用在室内外设计、家居用品设计上,成了一股热潮。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