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炊器瓷器鼎概况

  鼎是中国古代炊器,其形状大多为圆腹、两耳、三足,北方出土的陶瓷鼎大多有盖,南方出土的大多无盖。新石器时代流行陶鼎做炊具,在中国许多著名的古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器身形状主要有兽首形、峰耳形、釜形、盘形、罐形、壶形、钵形、盆形、盂形等;三足的式样主要为圆柱形、半圆柱形、长方形、鱼鳍形、圆锥形、扁三角形等;两耳的造型有高与矮、直立与外撇、方形与圆形等差别。商周时期盛行青铜鼎,被奴隶主贵族用作“别上下,明贵贱”的礼器和权力的象征。东周至汉代,南方制瓷业发达,用陶瓷器随葬之风盛行,于是人们多仿青铜鼎烧制瓷器鼎,作为明器随葬。后世烧制的瓷器鼎多作为陈设观赏器之用。

  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瓷器鼎生产的全盛时期为东周至汉代。东周时期的原始瓷器鼎,主要出现在长江下游以南的吴越境内;春秋时出现了竖耳、浅腹、圆锥形足的瓷器鼎,完全模仿青铜器;秦至西汉初期的墓葬中,常见有以瓷器鼎、盒、壶组合的随葬品;至西汉中期,瓷器鼎、盒的数量明显减少,器型也有一些变化;到了西汉晚期以后,鼎与盒等仿青铜礼器逐渐挺烧;而罐、壶、盘、碗、钫、奁、洗、盆、勺、等日常生活瓷器急剧增多,同时出现了屋、仓、猪栏、羊舍与牛、马、犬、鸡、人俑、等原始青瓷明器和瓷塑,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生活习俗的深刻变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