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康熙红釉瓷的仿品差异

  答:清康熙仿明宣德红釉瓷器较多,以仿明宣德鲜红釉僧帽壶为典型,但仿品的造型不如真品秀气。这时所仿的明宣德红釉盘釉面欠肥腴,所署“大明宣德年制”仿款与真款相比结构松散,笔画无力。

  ◆康熙仿宣德瓷

  康熙仿明宣德红釉瓷的口沿虽也呈白色,显出“灯草口”的效果。但是它是有意施加的白釉,因此就没有真品在釉层高温时垂流自然形成的效果。

  ◆民国仿康熙瓷

  除了康熙仿制前朝陶瓷器物外,民国时期出现了仿康熙红釉瓷,如仿康熙豇豆红釉瓷,器型有:柳叶尊、太白尊、洗、印泥盒等。与真品的不同之处在于仿品胎体不是过重就是过轻,不如真品秀丽玲珑;仿造工艺品造型比例容易失调,难以仿出真品流畅自然的线条;釉色也不如真品变幻莫测的效果,尤其是豇豆红釉中的绿色苔点很难模仿。在款识方面,真品底足内的六字三行楷款深沉有力,而仿品在这一点最易露马脚。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