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崇祯青花瓷器鉴赏
2012-09-21 22:38:39 来源:藏瓷网 已浏览次
崇祯朝传世品中没见过官窑瓷器,只有民间烧的佛前用器、一般民用瓷器及外销瓷。有一部分供器胎子相当细润,甚至达到清代瓷器胎子细密的程度,施釉稍薄、较白、光润,青花色深蓝,很稳定。还有一种胎子较粗的,胎体厚重,施釉厚,釉子光润泛青。釉中有极细小的黑点,青花颜色暗蓝闪灰并晕散。崇祯青花瓷常见的纹饰有人物故事、达摩、罗汉、高官、仕女、婴戏、龙、凤、狮子、麒麟、牛、马、牡丹、梅鹊、山水、树石、花鸟鱼虫、蕉叶等,粗犷随意。还有一类瓷器,胎子细密坚致,釉面光洁,青花颜色青翠,色阶层次少,一直被认为是清代康雍时期的,因在崇帧二年(1629)沉船中打捞上很多类似的瓷器,使人们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和传世品中“大明崇祯年制”款的类似瓷器互为印证,明确了这类瓷是专为外销生产的外销瓷。
崇祯朝的日常民用瓷,青花颜色有灰蓝、深蓝,有晕散的也有稳定的。纹饰一般画得比较潦草,常见纹饰有螭虎、凤鸟、游鱼、山水、树石、花鸟、玉兔、婴戏、达摩、和尚、高土、八仙、荷塘、花卉、松鼠葡萄、松树、垂柳、月影、博古等。
崇帧时期主要器型有盘、碗、罐、花抓、香炉、净水碗、筒瓶等。多酱口,除部分盘、碗外,一般底足较高,足外墙下边无釉,底足内亦无釉。盘、碗有跳刀痕,有的足底留有没旋削净的小台、窑渣、鸡心凸起及火石红斑块。筒瓶、花抓、罐等立器一般为细砂地,有的能看出旋削后留下的弦纹。
崇祯青花瓷器带年款的较少,佛前供器多有长篇铭文,字体比较古拙。崇祯时的斋堂款很多,往往写在碗心上,如“翔凤堂”、“于斯堂”、“博古斋”、“雨香斋”、“松石居”等,碗底常见“富贵佳器”、“雅”、“白玉”、“宜窑”、“片玉”以及银锭、方胜、兔子等图记款。

青花婴戏笔筒 明宗祯 高20.3厘米
估价:RMB250000一400000
此笔筒直口平沿,直腹中部微内收,下部对称两兽头,平底,为明晚期流行的笔筒式样。胎体厚重,胎质坚硬,器身纹样为婴儿嬉戏图,用深色青花渲染,形象逼真,造型生动。

青花人物纹莲子罐 明崇祯 高16.3厘米
估价:RMB50000-80000
因器形极似莲子而得名。罐体青花绘两位高士在谈经布道,悠闲自得。场面简洁,纹饰生动,意境深远。

青花人物故事纹筒瓶 明崇祯 高47厘米
估价:RMB80000一120000
崇祯时期瓷器多绘人物故事及说经讲道图,所绘云彩都是缭绕于川峰的"括号"云,树丛矮小细密,粗看也像"括号".此瓶是崇祯时期典型的外销瓷纹饰,代表了崇祯及明末瓷器的最高水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