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器鉴赏:独领风骚七百年

元青花 孔雀牡丹纹罐 高30.2厘米 大英博物馆藏-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元青花 孔雀牡丹纹罐 高30.2厘米 大英博物馆藏

 

元青花 云龙纹荷叶盖罐 高36厘米 江西高安博物馆藏-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元青花 云龙纹荷叶盖罐 高36厘米 江西高安博物馆藏

 

  元青花瓷器的鉴定,是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诸多瓷器的原产地,如景德镇,可以见到大量的元青花瓷器的高仿品,毫不含糊地讲,这是一个“瓷器王国”的悲悯。美国夏威夷檀香山艺术学院(Honolulu Academy of Arts)曾举办过一次展览,名为“贸易、趣味和变革:1620年至1645年日本景德镇瓷器”。此次展览向外界展示了长期以来中国是如何精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该学院院长史蒂夫·利特尔(Steve Little)表示:“瓷器和宗教(佛教)、绘画一样,是传播中国思想和独创性的三类工具之一,它从中国出口到了日本。”此次展览的主管朱丽亚·柯蒂斯(Julia Curtis)表示,日本人“情愿卖掉他们的祖母,也不愿把这些景德镇瓷器卖给外国人。”

 

  当我们流连于景德镇街市,大量的元青花仿品很“刺眼”,似乎这种“监管”成了工艺品制造的最好理由。作为收藏者和鉴赏者,要慢慢去学会“品读”元青花,和元青花对话,超越时空地进行交流,而不是将元青花收纳起来藏起来,是要让它焕发文化的光彩。首先要读书,读读《浮梁县志》、《浮梁州志》,《江西通志》,《元史》,《大元圣政国朝典章》,《明史》,《大明会典》,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元代胡祗遹的《紫山大全集》,元代陈旅的《安雅堂集》,元人熊梦祥《析津志》,元末明初高启的《凫藻集》,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游记》,意大利马可波罗的《游记》,明代利玛窦的《中国见闻札记》,明代高濂的《燕闲清赏笺》,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清人震钧的《天咫偶闻》(其中就谈到北方人在江西学瓷艺,后回家乡烧制元青花瓷,产品被当时人珍藏。可见元青花的仿造,非今世之事);读读《全元曲》,《蒙古秘史》,《蒙鞑备录》,《黑鞑事略》,《阿拉伯历史》,也要读读《中外文化交流史》;各个时期的陶瓷著作也要去关注,如元代蒋祈的《陶记》、元代孔齐的《至正直记·饶州御土》,清人蓝浦的《景德镇陶录》,清代唐英的《陶冶图说》,清代朱琰的《陶说》,清代程哲的《窑器说》,清代吴骞的《阳羡名陶录》,清代梁同书的《古铜青瓷器考》,清代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等。

 

  读这些古代文献时,要留意中外今人的研究成果。1929年,英国人霍布森在《老家具》(Old Fumi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明代以前的青花瓷器》(Blue and White before the Ming Dynasty),在文中公布的一件收藏在伦敦大学大卫德中国艺术基金会的有纪年铭文的元代青花云龙纹象耳瓶(见元青花瓷器鉴赏漫谈之三附图),揭开了中国青花瓷器研究的序幕,为美国人约翰·亚历山大·波普(J.A.Popc)系统研究中国青花瓷提供了重要线索。英国人哈里·加纳既是古陶瓷收藏家,又是研究专家,其代表作《东方的青花瓷器》(叶文程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由于他在青花瓷研究方面的贡献,被选入英国的《费伯陶瓷专题著作丛书》(The Faber Monographys on Pottery and Porcelain)。此外,日本人三上次男、小山富士夫、矢部良明等人的研究成果也值得品读。国内学者如冯先铭、汪庆正、孙瀛洲、张浦生、陈克伦、刘新园、耿宝昌、叶佩兰等人的研究成果也值得关注。

 

  阅读之外,看实物也是重要的。如土耳其的托普卡普博物馆、伊朗阿德比尔寺(现伊朗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英国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日本菊粹巧艺馆、日本出光美术馆、中国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首都博物馆、台北故宫、江西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江西高安市博物馆等地,收藏了不少元青花的实物,触摸这些完整器和碎片的“温度”。虽然是一段艰难而漫长的旅程,收藏鉴赏的乐趣也就包含在这过程中。“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70年前傅斯年先生面对兴起的考古学如是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