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红绿彩善财童子赏析
磁县观台窑从初创到鼎盛至衰落,经历了几百年的过程。金王朝入主中原以后,政局相对稳定、城市商品经济持续繁荣、市井文化高度发达的历史背景下,磁州窑走向兴盛,金代瓷器因品种多,工艺高,质量好的特点日益明显,以瓷枕、红绿彩物、黄绿釉脊饰人为典型代表。
磁县观台窑从初创到鼎盛至衰落,经历了几百年的过程。金王朝入主中原以后,政局相对稳定、城市商品经济持续繁荣、市井文化高度发达的历史背景下,磁州窑走向兴盛,金代瓷器因品种多,工艺高,质量好的特点日益明显,以瓷枕、红绿彩物、黄绿釉脊饰人为典型代表。这一时期,彰显粗犷豪放、清新质朴的草原文化与推崇平淡高雅、温柔内敛的中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红绿彩人物成为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代表。
最近在与藏友们交流的活动中,发现了一件金代磁州窑红绿彩善财童子立像,看到童子的面相,让我感到震撼,你能感觉到窑工们用心极细,立像身高27 厘米,童子的发饰为“鹁角”有五个抓鬏,红色系绳、黑彩点眉眼,高高的鼻梁,红彩点小唇相似翘起的元宝,脖子上戴黄色佛珠,双手合十,双腕上戴一对黄色镯子,肩上有红色披风,披风上的飘带至上而下,直至脚面,腹部穿有红色印棱形方格子花包肚,胸及腹部有带子打花结,下身内穿红色短裤,外裹绿色黑花裙子,腰系带子至脚下,赤脚踩在双层莲花座上。这件善财童子立像,面带微笑,慈眉善目,纯洁无暇,是红绿彩童子造像中极为少见的珍品。
该器物是磁州窑红绿彩,胎色灰白,模制中空,施化妆土,先用黑彩点出眉眼、发髻以及童子身上莲花座上的黑色线条,罩透明釉第一次入窑高温烧制,温度大约在1200 度;在第一次烧好的基础上,再用毛笔蘸红、绿彩釉料,在已烧成的瓷器釉面上描绘花纹,俗称画红点绿,然后置于700度左右的炉中烘烤,使釉料烧结在釉面上。红绿彩是最具特色的磁州窑陶瓷产品之一。它以鲜艳靓丽的装饰色彩,自由飘逸的制作方法,豪放洒脱的造型风格深受世人喜爱。
红绿彩是北方磁州窑系所开创的一种装饰方法。以往的窑址调查发掘中,白釉红绿彩在宋、金地层出土比较丰富,如1987 年磁县观台窑遗址考古发掘时,金代地层中出土了红绿彩童子像标本,峰峰矿区的临水三工区也出土了很多红绿彩器物的标本。同时,在河南禹县扒村窑及新安城关窑、山西淄博窑等窑口均出土过不同类型的红绿彩器物,可见生产白釉红绿彩瓷的窑口虽然较多,但生产量相对少,在金代比较珍贵。红绿彩瓷的装饰工艺的成熟开创了在釉面上彩绘的方法,为瓷器装饰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并逐步代替了其他装饰方法,可视为明清彩瓷的前身。
善财童子来源于佛教‘大方广华佛华严经’的入法界品,其经共八十卷,入法界品占二十卷,全品叙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参拜五十三位善知识者,可见其重要性。关于善财童子的来历民间说法颇多,但在佛经中记载,善财童子出生之时,有诸多珍宝降临,因此取名为“善财”,实际上善财是佛教菩萨名,为梵文的意译。在佛教寺庙中,可看到观世音菩萨像左侧立着一个天真活泼的可爱童子。在大足宝顶的“卢道场”窟内,石壁上刻着童子。在重庆市罗汉寺的摩崖石刻普陀岩上,都刻有童子。大足白塔内壁上雕刻有五十三幅图案、每幅图内有一个童子。这些童子形象就是我们要介绍的善财童子。总之,善财童子在人们的生活中寓意着招财进宝、平安祥和。
这件红绿彩善财童子立像器形完整,制作精细,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善财童子是“善”财运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于生活富足的美好向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