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窑——鬼斧神工原不朽

登封窑位于河南嵩山腹地,地理位置优越。登封窑烧造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其往上可追溯到隋唐,往下可延续到明清。登封窑历史影响深远,文献丰富,史料甚多。宋《元丰九域志》载:元丰年间“河南府河南郡土贡蜜蜡、瓷器二百事。”据当年冯先铭先生调查考证,河南府河南郡土贡瓷器县中,登封的可能性最大。《景德镇陶录》:“登封亦自明始,既河南登封县,今尚陶。”由此可见,登封窑自唐至今,连续烧造历史已达一千多年之久。

      登封窑位于河南嵩山腹地,地理位置优越。登封窑烧造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其往上可追溯到隋唐,往下可延续到明清。登封窑历史影响深远,文献丰富,史料甚多。宋《元丰九域志》载:元丰年间“河南府河南郡土贡蜜蜡、瓷器二百事。”据当年冯先铭先生调查考证,河南府河南郡土贡瓷器县中,登封的可能性最大。《景德镇陶录》:“登封亦自明始,既河南登封县,今尚陶。”由此可见,登封窑自唐至今,连续烧造历史已达一千多年之久。登封窑品类齐全,器形丰富。从唐到宋,中原地区其他窑口所出现过的品种器形,在登封窑几乎都能找到。登封窑是以装饰著称的历史名窑,文化内涵深厚,其独特的造型,丰富装饰题材和技艺,不仅给人以审美的视觉享受,而且通过各种装饰题材,承载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绘画雕刻艺术发展的趋势。登封窑的装饰丰富又独有特色,无论从装饰技艺还是到装饰题材,可以说是唐宋时期陶瓷装饰的集大成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华大学教授 古陶瓷大家 叶喆民


      清华大学教授,古陶瓷大家叶喆民曾说“登封窑的一些品种在外观上与磁州窑、当阳峪窑十分相似。但有一种褐色地剔划白花的作品,是在敷有化妆土的白坯胎上剔刻花纹以外部分,留下白色花、叶再划出花蕊、叶脉,精美异常,而在南北方其它窑址从没见过,可称是该窑独树一帜的代表之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登封窑博物馆馆长李景州


      登封窑博物馆馆长李景州表示“登封窑是以装饰著称的民窑,尤其它这个装饰是在唐宋时期,可以说在白瓷装饰里面,登封窑的装饰是最好的装饰之一,比如从历史角度来说,在装饰技艺上,登封窑包括所有的划花、刻花、剔花、雕、镂、素、贴,也就是说唐宋之期的装饰技艺它都有体现,还有它的装饰题材,像人物、花鸟、虫鱼等等,尤其是人物装饰,可以说是最近在流行的,所以它是以装饰著称的历史民窑,这是它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体现在年代上就是它的历史悠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珍珠地人物纹橄榄瓶


      对于登封窑最有名的珍珠地划花,李景州表示,“珍珠地划花的特点也在于装饰,珍珠地划花借鉴于本来是刻花和划花的应季装饰,都是通过这些装饰主体纹饰去雕或者刻,主体里面是人物花鸟这些,但是有留白;珍珠地是一种辅助装饰,由于它开始是借鉴划花,但是划花的纹饰不醒目,对比度差,所以后来把这个主体以外留白的地方,用管道工具,锉成那种小的,像珍珠一样,所以叫珍珠地,它是相对白底来说,本来是白底,相对白底来说装饰以后叫珍珠地,珍珠地一般基本上是形成一个色彩,这样它相对通过装饰以后,主体纹饰把这个轮廓衬托的就很清晰,同时它的主体纹饰和辅助纹饰也就很协调,这个技艺来源就是把唐代那个金器錾金技艺借鉴到陶瓷上来,他在历史上也就是姊妹艺术嫁接过来的,也是一种创新,所以这个叫珍珠地,是由装饰特点决定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白釉剔花柳条钵


      登封窑另外一种非常有名的装饰工艺是白釉剔刻划花,在李景州看来,“白釉剔刻划花,就我们周边来说,应该说登封窑白瓷剔刻划花是最好的,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胎和化妆土,也就是叫釉,胎和釉对比度大,再一个它的胎釉比较协调,实际上这个刻划,就是利用中间这个化妆土,化妆土和胎,也就是胎这个本色,有一个色差,登封窑就是利用这个色差进行颜色对比并进行装饰,第二个特点就是技艺特点,登封窑工匠刻划的时候用手较重,手动的比较深,刻的深,所以画面更加清晰,层次更加明显。”

 

      “另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工艺要求特别高,不管是对成形的要求,还是对成形以后修坯、色釉要求都很高,登封窑这点确实有别于其他窑口,因为登封窑过去文献有记载,当时北方地区主要生产贡瓷的,也就是宋中早期,登封在河南也是土贡的瓷器,就是登封窑生产的,所以工艺要求相对要高一些,明显有差别,早期他不仅烧大众的日用瓷器,主要还烧造所谓的贡瓷,或者是上流社会一些地主豪绅家庭的一些陈设瓷,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装饰瓷、艺术瓷。”

 

      悠悠岁月似水流,登封窑鬼斧神工的艺术魅力也在时光的大浪中历久弥新,登封窑博物馆馆长李景州不仅对历史名窑“登封窑”进行了研究、保护、传承、恢复和开发,还使失传达千年之久的登封窑历史名瓷白釉珍珠地划花得以恢复,填补了郑州及河南的一项陶瓷 文化空白。并在传统“白地黑花”瓷的基础上,把传统水墨画的技法移植到陶瓷装饰上,创新出了登封窑新品种——登封窑“水墨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古陶瓷协会名誉会长 耿宝昌


      耿宝昌有云“中国陶瓷制作历史悠久,经过历代传承与发展,不断有所创新,尤其是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时有新意。自“南青北白”陶瓷之后,陶艺领域纷纷有各自的艺术亮点。河南省登封窑向以珍珠地技艺突出,是为陶艺之星,颇具声誉,受人青睐。

 

      本世纪科学发达,陶艺继承实有创新,登封窑陶瓷制作大师李景洲在继承与探索陶瓷新艺方面深有投入,独出心裁,其在故有的北方白瓷方面作功夫,俗语:“白纸好作画”,采取了以釉下彩水墨画处理的手法,纹饰疏朗,色彩淡雅,活泼生动,艺术效果新颖。是为北方白瓷彩绘的新生。古窑新风,当是21世纪陶瓷艺术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的新葩,定会备受欣然鉴赏之。”

 

     总之,登封窑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成就了登封窑其独特的烧造工艺和装饰技艺,在中国古陶瓷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同时,登封窑也为我们对中国的绘画、雕刻艺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由此可以说,登封窑是中原地区古陶瓷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一当之无愧。

责任编辑:小蓝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