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古瓷都现状分析
醴陵盛产陶瓷、鞭炮烟花,有"瓷城"的美称,且已获"中国花炮之都"称号。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器原产地。瓷器是中国独创的发明之一,至今英文仍把瓷器称之为"china".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
五彩缤纷醴陵灯笼茶具
醴陵瓷器作为三大古瓷都并不像德化和景德镇那么专业,它还有个副"烟花",这会不会有影响呢,带着这些疑问,跟随瓷库中国记者一探醴陵瓷都的现况。
1)产区概况。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醴陵的陶瓷生产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目前醴陵市绝大多数陶瓷生产企业已"民营化",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灵活的企业机制,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2)产品种类及质量优势。陶瓷产品种类:日用陶瓷、化工陶瓷、工艺陶瓷、建筑陶瓷、特种陶瓷等,花色品种达4000多种。日用陶瓷中"天下名瓷出醴陵",特别是独创的釉下五彩瓷,堪称瓷业一绝。产品品种齐全,但结构不合理。传统产品多,新产品少,过分依赖于日用瓷,不利于醴陵瓷器批发。工业瓷总产值还不到日用瓷的一半,建筑陶瓷和高科技陶瓷比例偏小。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低档陶瓷占了主要部分。出口的多是中低档日用瓷。
3)生产能力及成本优势。醴陵现有陶瓷企业300多家,既有国光瓷业这样的上市公司,也有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湖南安沙尼传质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技术先进的三资企业,更有浦口电瓷厂、国强瓷厂等一大批活力十足的乡镇企业。初步形成矿山开采、机械制造、生产加工、运输、金水、颜料、包装、科研、教育门类齐全,成龙配套,专业化协作的完整陶瓷工业体系。陶瓷已成为醴陵瓷器最大的支柱产业。2001年全市生产日用陶瓷6.08亿件,占全国日用陶瓷总产量的16%;陶瓷工业总产值达3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5%.醴陵有丰富瓷泥矿产资源,有大批熟练的产业工人,劳务成本相对低廉,故具有低成本优势。
4)研发能力及人才优势。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陶瓷文化、商品意识、经营理念熏陶出一大批技术开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才。设在醴陵的湖南陶瓷研究所培养、聚集了众多陶瓷艺术大师和技术骨干,是产业发展一笔宝贵无形资产。
5)销售能力及品牌优势。国内市场方面,醴陵市的陶瓷产品行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占有全国日用瓷7.2%的市场份额。国际市场方面,醴陵市有自营出口权的陶瓷生产企业达35家,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总额达1亿美元。但大多数企业品牌意识淡薄,获奖较多但缺少名牌。在该市注册的60个陶瓷商标中,失效的已达四分之一,真正使用商标的企业只占三分之一。因产品缺乏知名度,在国际市场上换汇单价一直在较低水平徘徊。而且所生产的日用器具,例如花瓶,文具,餐具类的,附加值和创新能力一直都提升不大。
综合评价。目前醴陵陶瓷业发展还存在诸多瓶颈。因改革开放起步较晚,整个陶瓷业发展格局还未成形。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遍布各乡镇的陶瓷厂,不少还停留在"作坊"阶段,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程度很低。上市公司国光瓷业未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而是逐步淡出陶瓷领域转向生物医药。目前整个醴陵地区闲置国有企业资源与设备较丰富,亟待整合提升,已达到能综合利用资源,顺应社会的发展,更好的为醴陵市和中国的瓷器行业做出应有的共享,让更多的艺术品,收藏品以及礼物制品都印上醴陵瓷器的标志。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