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南宋官窑渐成为收藏新贵
2015-08-17 15:47:46 来源:中国瓷器网 已浏览次
宋瓷发展至南宋,技艺达到顶峰,集大成者即为南宋官窑。南宋官窑到底有多美?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留下16字如梦如幻的评价:"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令人惋惜的是,绚烂的南宋官窑,从兴起到跟随南宋一起灰飞烟灭,它在世上仅存130多年,犹如昙花一现,不着痕迹。由此,这"温润如玉、胎薄如纸"的南宋官窑也成了现代收藏者的心头好,为收藏品市场所看好。据说,1989年,在香港以2500万港币拍卖的1件南宋官窑青瓷曾创造当时中国古陶瓷拍卖史的最高纪录。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南宋时期遗留于世的官窑真品不足100件,目前部分完整的真品已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等地,民间几乎难觅其踪迹。不过,萧山还有几位能工巧匠继承了南宋官窑的制作技艺,他们手工制作的南宋官窑作品也日益成为收藏新贵。
金国荣便是其中一个。今年50岁的他烧了30多年的南宋官窑,对于这门手工技艺早已达到痴迷的程度。金国荣坦言,自己的作品被看好也是最近几年的事,前些年,也是名不见经传的。"因为我是大胆创新派,当别人都忙着复刻、仿制稀世官窑品之时,我想的是如何让'沉闷'的南宋官窑'灵动'起来……"金国荣说,此前,南宋官窑收藏界的大部分收藏者们收藏作品,只看作者在业内的名气,以及作品的仿真度;现在不同了,创新意识慢慢复苏,大家开始关注他的作品。
在坚硬的青瓷口子上弯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在器身周围用镂空卷草纹进行装饰……这些一反常态的风格,让南宋官窑呈现出一股现代艺术的创新气息。比如金国荣纯手工制作的南宋官窑"花口钵",钵体不大,大约20厘米高,颜色为淡青色,通体饱满,钵身线条优美,最特别之处,便是钵口的一道"翻边",令整口钵立即活泼起来。类似于这样的南宋官窑作品是金国荣的强项,他的作品《轮花碗》和《莲花碗》已先后被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永久收藏;还有"金丝碗"、"十二生肖"等等,这些作品一经面世,均被来自法国、日本、阿曼等国的收藏者,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广东和萧山本土的爱好者们收入囊中,其价格也是逐年递增。
然而,创新也并非完全摒弃南宋官窑的古典美。金国荣告诫那些有意向收藏南宋官窑的人士,任何一件南宋官窑作品都无法丢掉属于它的特有印记,如紫口铁足、粉青釉色、薄胎厚釉、开有纹片等特点,脱离了这些特点,便不能称为南宋官窑。
对于如何收藏南宋官窑,金国荣也表达了一些个人观点。他说:"在我看来,可以称之为收藏品的必须具有精湛的手工制作技艺,绝不能是批量制作的拉坯或镶器;其次,作品也应融入作者的思想内涵,展现个人风格。"
末了,记者临走前,金国荣又给我倒上一杯茶水,盛放的茶具也是他自己做的,茶壶顶是一个缩小了的宝塔;壶身底部拉出了水波纹;小茶杯呈一瓣梅花型,美极了,整套茶具就叫《西湖茶语》,从最初的构思到制作,他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你知道,烧制官窑的过程真的要看'缘分',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不同的气温、气压都会烧出不同颜色、形状的作品,只有反复试验,才能做出一件最满意的作品。"金国荣笑着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