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残缺的美 金缮赋予瓷器全新的艺术收藏价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茶具赛宝 宋代建窑乌金釉小陀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宋代建窑乌金釉小陀杯口径:8.2cm  高度:4cm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宋 芝麻釉小陀杯  口径:8.6cm  高度:3.7cm

 

  宋代历史上从皇帝到平民都爱“斗茶”,黑釉茶器是当时非常流行也是最为合适的茶具。2015华夏收藏网茶具赛宝活动上出现了不少开门到代的黑釉茶器,却独有两只小陀杯最受喜爱,只因那残缺的美。它们分别是宋代建窑芝麻釉小陀杯和宋代建窑乌金釉小陀杯。

 

  这只茶器缺失了一大块釉面,而用金粉做出浮雕的效果,状若一片金黄色的树叶。它是器物原有纹理的延伸,也是某日路过一片小树林看到的来自秋天的美景。经过金缮修复后,小茶盏身上被烙上了新图案,映着盈盈的茶汤,穿越千年依然为人所珍爱。

 

  一件流转千年的器物留存到现在并与之相遇便是缘分,每一次修复都是一次与器物的交流,陶泥的粗糙度不同形成的伤口便不同,烧结温度不同也形成特定的裂痕。而每一道伤痕背后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

 

  瓷器修复有锔钉工艺、包镶工艺、展示用修复工艺、商业用修复工艺、和金缮修复。金缮是日本的瓷修复工艺,也是瓷器修复工艺中装饰手法较强的一种,以天然大漆粘接残瓷,利用大漆特有的黏度粘贴金粉。采用得当的手法、优雅的设计,将原本已破碎的器物,还原为另一种难以言喻的“残缺的美”。选择用昂贵的金粉装饰并非为了掩盖器物的缺陷,而是以独特的构思,通过精工细作,使之拥有全新的生命力,成为又一件完美的收藏艺术品。

 

  金缮,延续了器物本身的生命时光,对于那些承载历史与光辉的器物,我们可做的不仅是停留在瞻仰与怀念,而是将其真正融入现代日常生活中去,守护那一份本就该拥有的使用价值,古为今用,并将其世代传承得以延续,让技艺与记忆亘古绵长。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