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紫砂作品和瓷器作品的题款标识

  喜欢收藏陶瓷的人士,一定要区分陶器和瓷器不同的题款标志。这些不仅作为一般的知识必须要了解,而且在实际收藏陶瓷的时候,如不明白紫砂陶器和一般瓷器的种种区别,一不小心,可能会在投资上吃亏。

  爱好陶瓷的收藏者都知道,一般的瓷器是没有制作者的印记的,而选择以帝王年号来替代,此种方法被称作纪念款识。而紫砂陶器则不同,目前能够发现的紫砂陶器上,只有少量在故宫藏品中有纪念款识,而大部分的紫砂陶器都会有制作者留下的印记。

  在古代有一种说法,印陶,主要是当时的人们在制作陶胚时,将买主姓名或工匠姓名或者地名、官职、纪念等篆刻于未干之时。明朝时期的城砖上面就有相关的记号,标记着烧造者或监造者的姓名或时间等。

  紫砂陶是不用挂釉的,而是直接在胚体上用刀或竹进行雕刻,另外也可以用印记直接盖在胚体上。用小刀或竹子篆刻的大部分属于阴文,而印板、泥绘堆画则为阳文,印记没有阴文和阳文的差别,我们看到的印记,有阴文的也有阳文的。

  大家都在推崇顾景舟制作的紫砂茶壶,诚然,紫砂陶器以茶壶居多型,而紫砂茶壶的出现历史也不是很远的。瓷器的制作工序是有数道的,而且需要多人参与。和瓷器相比,紫砂作品在这一点上又有所不同了。

  紫砂作品一般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而且在印记上,常见的是个人标识,而时代风格与艺术特征的区别不是那么的明显。历史上一般是以紫砂作品的作者印记来区别,辨真伪,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先进的科技手段即可刻成图章,如果仅仅用印章来鉴别紫砂壶的真伪,那就有点不可靠了。

  当然,在收藏陶瓷的路上,区别瓷器真伪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我们可以做的是,在边学习瓷器知识的同时,多看看真品和伪品的,仔细把玩,磨练出“火眼金睛”的时候,就不用怕在收藏陶瓷的路上,吃亏上当了。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