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火仙”童宾与明代大龙缸
大龙缸 明
童宾,江西省景德镇里村人,生于公元1567年,卒年无考,字定新,执役窑业。是景德镇陶瓷工人及窑户崇拜的偶像,被称为“风火仙”,也叫“风火神”。
童宾少年在家曾读过诗书,后因父母早丧,无法上学,遂到窑厂学艺。他为人忠厚诚实,秉性刚烈,与同事相处亲如兄弟。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朝廷派太监潘相任江西矿税使并监理景德镇窑务。这个潘相依仗皇帝撑腰,一到地方就利用职权,欺压百姓,乱作非为。他一到景德镇,就逼迫窑户和匠户烧造大型青花龙缸,以供皇帝陵墓作长明灯之用。这种青花龙缸,直径要有三尺,高要两尺多。在当时的技术设备条件下,烧成这种大器,难度相当大。窑工们进行多次试验都未能成功。潘相却不管当时技术条件,一方面对窑户进行“例行岢索”,一方面逼迫窑工烧制大龙缸,不是鞭笞,就是捕杀,工人们本来就缺衣少食,又受到严酷的凌辱,生活和精神上都很凄苦。秉性刚烈的童宾,眼看同事们一个个受到迫害,心如刀绞。 十月初八子时,星光满天,窑火熊熊,童宾满怀义愤,往窑一跳,以身为薪。只听得滋滋之声,窑火突然上升。待到工友们从惊愕中醒过来,童宾已化为灰烬,窑工们悲痛万分,痛哭流泪,大家一边呼唤着童宾的名字,一边向窑里投柴。不知是巧合,还是天道,第二天开窑,大龙缸烧造成功了。只见大龙缸完整无瑕疵,釉色莹晶光亮,看花海水龙纹发色纯正。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重大成果。
为烧造大龙缸,年仅32岁的童宾与世长辞了,全镇窑工义愤填膺,他们把童宾遗骸葬在凤凰山,纷纷起来打派头(罢工),焚烧税署私官和官窑厂房,潘相也惊得连夜逃走。事后,官府为了缓和民心,在御窑厂东侧为童宾立祠,号之“风火仙”,祠名“佑陶灵祠”。烧窑业还定出行规,二十年一届开禁迎神纪念童宾。清代督陶官唐英曾写有《火神》、《龙缸记》,年希尧也写有《重修大神庙碑记》,记载童宾的事迹,特别是庙内有副楹联,反映了景德镇陶工对“风火仙”的景仰,联曰:
风也火也福一方宝地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