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蓝釉瓷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霁蓝釉是一种瓷器釉色的名字,它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蓝釉在明、清时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要在1280至1300℃的高温下一次烧成。霁蓝釉的瓷器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后人常称为“霁清”,将它和白釉、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承了元代的传统,延烧不断,主要的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明代的霁蓝是最为后人而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的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领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清华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宣德霁蓝釉主要有以下的几点特征:

 

      里外满施蓝釉和黑白釉外蓝釉者并存;

 

      碗、盘口沿“灯草边”整齐者少,多数线条弯曲,不规整;

 

      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足圈足露胎;

 

      浅刻花纹多为龙纹,白花者龙纹少见,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为突起的立体花纹,但观望时,似无立体感;

 

      造型碗、盘常见,但瓶、壶传世品中较少见。

 

      清代的霁蓝釉瓷器生产历朝未断,均有精品传世。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扔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官窑的霁蓝釉底部多有官款,且做工相当精细,民窑也有霁蓝釉瓷器,但多是为庙堂所用的祭器,以炉、瓶最多,均无官款,但有年纪年款。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