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器 十圆不如一方

陶瓷研究者从造型上将瓷器分为琢器、圆器。立体造型的为琢器,如尊、瓶、罐等;平面造型的为圆器,如盘、碗、碟等。

  陶瓷研究者从造型上将瓷器分为琢器、圆器。立体造型的为琢器,如尊、瓶、罐等;平面造型的为圆器,如盘、碗、碟等。镶器属于琢器一类,它是以泥块镶合成方形、菱形、扁形等有棱有角的异形器物。景德镇有一句术语曰“十圆不如一方”,说的就是镶器工艺之难。景德镇自产瓷以来就有镶器,《景德镇陶瓷史稿》有载:“瓶罄尊彝,都属琢器。其圆者如造圆器之法。其镶方棱角之坯,用布包泥,以平板压之成片,以刀裁之成段,用原泥调和粘合。”宋代镶器产品很多,有盛装妇女化妆品用的油盒、粉盒、黛盒,有盛装铜镜用的镜盒,亦有装药的药盒。元代镶器有瓷枕、八棱玉壶套瓶、座梅瓶等。明代镶器产品增多,如正统九年魏源基仿龙泉豆青釉烛台,正德六年徐琼妻墓仿龙泉豆青釉皈依瓶等。镶器类造型在清代亦流行一时,典型的造型有天圆地方瓶、八棱瓶、方棱瓶、八方碗、六棱碗、水仙杯、方斗杯、斜方笔筒、方饮盒、寿宇壶等等。20世纪初期,中国陶瓷是一个彩瓷为主的时代,镶器类造型越来越多,也十分流行。多见的造型有:双耳方瓶、四方笔筒、四方花盆、方洗、贯耳方瓶、琮式瓶和异形四方镶器等。

  来自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冯祥钟爱镶器的创作,但她并不拘泥于传统的镶器造型和题材。在冯祥的作品中,镶器的多个面被创作上各种佛教题材。就连镶器的粘结边,也成为创作的发挥空间——冯祥在镶器边缘运用刀刻,形成蚀化效果,整件作品就拥有了仿古意趣。她觉得,镶器虽然制作工艺复杂,但表现空间更为广阔。最近,冯祥的镶器作品在广东保利20 14夏季拍卖会中开拍,部分镶器作品更是拍出了30余万(不含佣金)的价格。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