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元青花如坠云雾怎么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元代青花瓷,目前散见在海外的不多,内地博物馆的传世品也几同凤毛麟角,总数不足百件。

 

  元青花

 

  北京《艺术市场》介绍美国纽约拍卖一件元青花扁壶价达4700余万之巨。在国内,1999年夏,西安的马广彦教授为求元青花的一块碎片,售者索价以万计,使教授念念不忘。可见中外对元青花的贵重,到了何等程度!

 

  元代统治中国97年,令人可憾的是元代雄浑的青花瓷,六百年来几乎淹灭无闻,一片空白。

 

  1929年,英国霍布逊首次向世界公布,达维特基金会收藏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青花云龙象耳大瓶一件。此瓶高63.6厘米,上署:“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霍布逊的发现,直至二十余年后的五十年代初,美国波普博士以此“至正型”为标准,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伊朗阿别尔清真寺的藏品中,甄别出74件元青花瓷。

 

  从青花料的色别,元代有进口与国产的区别,而明代自洪武、建文就未见进口料的使用,即洪武与前者至正、后者永乐、宣德的区别。元青花与永乐宣德青花,虽同是进口料,也是有明显区别的。元青花的进口料艳丽浓重,正视或侧视有泛紫带红的感觉。但在永乐宣德的进口“苏麻离”青中,是绝无元青花特征的。近代有称元青花进口料也作“苏麻离”青者,则尚无考证。

 

  近年,景德镇的高手们用现代科技,制造了大量的仿元青花瓷,造型色泽几可乱真,一时鱼目混珠,充斥市场。其实,有仿明官窑成化斗彩而几使苏富比上当者,则此也不足为怪了。初涉元青花,如坠云雾,那是因为:

 

  1.元青花瓷的胎浑重易仿。

 

  2.毋需写款。写字本就难,就避开了难题(也见有题款大元至元年制的笑话)。

 

  3.文字记载少,六百年来无史可嵇。

 

  4.元青花图案纹饰粗犷,大写率意。

 

  5.元青花也有国产料一种的存在,充斥市场的仿品大都浅淡灰暗。

 

  6.仿元青花虽用进口料,但典雅浓亮仿不成。

 

  总之元青花比永乐宣德青花凝重。画工率笔为之,其工细一路,亦无滞疑之弊,胎体浑重大气。有以明宣德画龙为威猛,然元青花之龙则风驰电掣,也不解这些工匠,来自何方高手?总之,元青花不论进口料与国产料,虽呈色有异,其画工风规一律。凡纤弱、软疲、停滞、顾前瞻后者,必假仿无疑!正是:元风如烈酒,明清为醇雅。辨得个中味,方可说真假。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