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鱼纹瓷枕印脉枕文化
瓷枕为藏友们所熟悉,大致有冥器开始,在漫长久远的岁月中,古人用以安眠的枕头大致有青铜、木、瓷、丝麻等物,而瓷枕在隋代之前,多当随葬的冥器使用,在强盛无比的大唐,人们发现瓷枕能够消暑生凉,开始大量使用,宋、金、元时期最为鼎盛,于是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瓷枕。
瓷枕为藏友们所熟悉,大致有冥器开始,在漫长久远的岁月中,古人用以安眠的枕头大致有青铜、木、瓷、丝麻等物,而瓷枕在隋代之前,多当随葬的冥器使用,在强盛无比的大唐,人们发现瓷枕能够消暑生凉,开始大量使用,宋、金、元时期最为鼎盛,于是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瓷枕。
瓷枕有大小之分,而规格、形制上的差别多以其具体使用功能而加以分别。古代实用的小型陶瓷枕有三种:一种是袖枕,因当时交通不发达,人们外出长途旅行风餐露宿时,常随身带个小枕,便于在休息时使用;一种是腕枕,在人们长期书写时,为防腕子发酸,将小枕垫于腕部;再一种就是脉枕,脉枕是中医大夫诊脉时放在病人腕下起衬垫作用的用具,体积很小,重量很轻,为的是大夫出诊时携带方便。箱型脉枕下面一般有一两个小孔,它们是烧制时为防止爆裂而设的排气孔,而脉枕因为具有丰富的蕴意和实用价值,往往最具收藏价值。
在瓷枕的发展史上,以宋代磁州窑烧制出的瓷枕最具代表性。笔者曾见到一件元代磁州窑系的小脉枕,为白瓷,造型如如意,枕面胎上先敷一层白色的化妆土,枕面上以铁绣花装饰,图案为鲤鱼戏莲。
脉枕之所以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多因其纹饰图案和脉枕本身的文化寓意。因中医诊脉时间比较长,为了病人舒适和方便诊断病情,才发明了比一般瓷枕体积短小的脉枕,甚至还有脉褥、脉床等,都和脉枕配套使用。使用脉枕之后,病人手腕平和,自然伸展,使得病人寸口三部九侯的脉象展现无遗,中医根据相生相克之理,加之对病人体质的判断,才得出“一人一方”的回春妙手。从这个角度来看,脉枕无疑是中医诊治的绝好“帮手”,与西医侦听器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手持此元代小脉枕,将手腕置于脉枕之上,甚是恰合。
此元代小脉枕主题图案为鲤鱼戏莲纹,生动活跃,吉庆吉祥,美观实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纹符号是一种精神寄托,无论之于道教还是佛教,乃至具有传统色彩的“鲤鱼跃龙门”。到了宋元时期,鱼纹装饰在陶瓷领域中更是大放异彩,所以此元代脉枕中的鱼纹装饰不仅有着众多的文化内涵,还因其“喜庆”而在诊治病情时有“冲喜”之意。
当然,在色彩斑斓、各擅风流的脉枕纹饰中,鱼纹只是其中的一种,据资料记载,脉枕纹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辟邪求福,所以纹饰多采用凶猛的瑞兽,以虎、狮、龙、兔为主要类别,其中虎纹比较常见;一类为喜庆吉祥,大多具有民俗色彩,鱼纹脉枕即属于此类;一类为品位象征,主要为炫耀权势和夸示财富,所以一般会有珍贵材料装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