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青花釉里红的制造工艺

  我国最早的铜红釉瓷器,出现在唐代湖南长沙窑。特点是在瓷胎上,用铜描绘文饰,后罩釉高温还原烧成。

  元代由各大窑口争奇斗艳的局面,变成以景德镇独占熬头为天下瓷都,并烧创了成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

  我国古代瓷器按工艺种类来说,可分为这样几大类:釉上彩,釉下彩,逗彩,色釉。青花釉里红,就属其中的釉下彩工艺。

  青花釉里红制造工艺,难度非常大。古代有人为烧造青花釉里红瓷器,导致倾家荡产的下场。因为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特点是在瓷胎上同时用钴和铜两种色料彩绘,然后罩釉经高温烧造还原而成。由于钴和铜两种元素还原的温度不同,工艺掌握难度非常大,所以青花釉里红成功的瓷器很少。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飞红现象,即:铜和钴两种料融为一体。或者呈色不分明,显得很模糊。所以,从古到今,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生产,使人望而怯步。

  青花釉里红瓷器铜料描绘,主要有下面几种方法:

  1.直接用铜料在瓷胎上用线描方法,绘出各种图案文饰,这种描绘方法,烧造难度大,经常出现飞红现象。

  2.用拔白的方法,即在瓷胎上空出描绘的文饰图案,后用铜料添绘。

  3.直接用铜料大面积的添绘文饰图案。

  后两种铜料的描绘方法,烧造时较少出现飞红现象。

  青花釉里红瓷器,具备上面特点外,还具备青花瓷器的所有特点。

  明清两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生产量大,但质量高的器物少。

  由于青花釉里红瓷器独特而又高难度的生产工艺,所以,成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难得一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