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唐三彩钵真假

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唐以前人们崇尚的是素色主义,到唐代以后,它包容了各种文化,包容了外来的好多文化,这个时候从绘画、陶瓷、金银器的制作,形成了一个灿烂文化的特点。

  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唐以前人们崇尚的是素色主义,到唐代以后,它包容了各种文化,包容了外来的好多文化,这个时候从绘画、陶瓷、金银器的制作,形成了一个灿烂文化的特点。那么如何鉴定唐三彩钵真假呢?

  第一,从器物胎质看,这是一只河南唐代巩县窑生产的瓷质胎体的三彩器。据有关资料介绍,已发现的唐三彩烧造地点主要在河南的巩县窑、陕西的耀州窑、河北的内邱窑以及上世纪末新发现的唐长安城醴泉坊范围内的京城三彩窑。在这些三彩窑中,河南巩县窑既烧陶胎三彩器也烧瓷胎三彩器,这只三彩钵即属巩县窑瓷胎三彩器。其鉴定特征是胎体素烧温度约1100℃,达到亚高温瓷化程度,胎质虽然在地下环境中埋藏一千多年(凡唐三彩几乎都是出土物),但其胎体没有任何粉化现象。而陶胎唐三彩的胎体素烧温度约800—900℃,属陶质范围,露胎表面受到地下各种物质的浸淫,无一例外地都出现粉化现象。

  第二,唐三彩之所以称为唐三彩,是因为在器物上施加了红、黄、蓝、绿、棕、白等低温彩釉,而以棕、绿、红和黄、绿、红配组施彩最多,故以三彩命名;也有学者认为“三即是多”,以三彩概括多种色彩之谓,二说皆可存义。其实唐三彩因采用刷釉工艺,烧制过程中不同颜色的彩料之间流淌漫漶,交融合成,又演变出浅黄、翠绿、天蓝、赭黑、褐红、茄紫等许许多多中间色,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美丽色彩变化,当然也有施单色彩釉的。从色彩角度讲,唐三彩中用蓝彩装饰的器物最为珍贵,因为蓝彩用钴料配成,而钴料当时依靠同西亚的商业贸易交换取得,故古玩行有“三彩挂蓝,倍加值钱”之说。此钵以绿彩为主,间有蓝、黄二彩,当为三彩器中上等产品。

  第三,此钵内底粘有三个支烧球,说明当时在钵内套烧了另一更小物件,而伤残的钵体唇口断面芝麻粒形小孔,则告诉我们它同唐代唇口碗一样,使用了由内向外卷边手法,表现出唐代制作工艺的时代特色。

  第四,也是最重的,是这件唐三彩钵与众不同的器足修削特点。许多古瓷鉴定教科书和文章资料介绍,唐代碗、盘、罐、钵一类圆器,从初唐到唐末,其底部大都上承隋朝的饼形实足,然后逐步发生由饼形实足而玉璧底足、由玉璧底足而玉环形足、由玉环形足而宽墙浅圈足的演化。唐三彩器虽然绝大多数为陪葬冥器,也同样发生着这种演化过程,出自河南洛阳的一只冥器——陶胎唐三彩酒杯,杯高只有3厘米,口径5.5厘米,足径2.8厘米,器物小到如此,但其圈足仍认真做成饼形实足,彰显其时代工艺特色。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